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已成為旅游行業繼5A級景區之后又一金字招牌。日前,文旅部啟動了新一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認定工作。如何準確把握旅游度假區的評定標準,更好的進行度假旅游開發?5月13日,在《疫后旅游·振興方案 》援助工程系列公益行動中,北京綠維文旅集團副總策劃師、綜合分院院長、經濟學博士劉祎先生分享了題為《旅游度假區評定標準解讀及度假旅游開發研討》的演講,深度分享國外代表度假區的要素提煉,分析國內旅游度假的產業價值鏈,梳理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緣起與發展,解讀最新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的評價體系。
國外的旅游度假區類型多元,比較著名的如巴厘島、墨西哥坎昆度假區、韓國慶州波門湖、美國太浩湖、阿爾卑斯山脈等等。
1、海島型-巴厘島:是以度假酒店和度假海灘為依托的生活方式,嵌套文化靈魂形成的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成功經驗是注重生態、文化的原生性保護,產品多樣化,以及接待設施的品質化。
2、海濱型—墨西哥坎昆度假區:發展特色包括生態保護和文化資源挖掘+多元產品組合+完善的配套+靈活的開發模式+高起點的營銷。
韓國慶州波門湖:成功經驗是豐富的休閑度假體系結構+完整的招商引資系統+全方位“菜單式”服務。
美國太浩湖:成功經驗是產品主體化、規?;?特色的營銷節事活動+健全的生態保護措施。
4、山地型—阿爾卑斯山脈:成功經驗是多樣化的山地旅游產品鏈+國際化營銷+保護性的差別開發。
通過綜合世界級知名旅游度假區的成功模式,可得出如下經驗:
1、注重生態保護和文化挖掘:包括生態保護法制化、文化保護和挖掘;
2、復合型開發:即資源+X,多元產品組合,產品主題化;
3、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包括度假配套國際化、品牌化,游客重游率高;
5、高起點營銷:借力國際賽事、論壇、會議等進行宣傳;
6、開發模式靈活:盤活當地原住民,政府通過與投資商、運營商整合,實現共同富裕,撬動當地產業發展。
“度假”是旅游產品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一種追求更高端、更個性化、更高品位、更私密性、更精細化服務的旅游形態,強調相對獨立的小環境營造的度假私密氛圍和高端的軟性服務。
新時期度假是一種旅居生活方式,旅居即亦游亦居,尋找靜下心來享受生活,追求健康、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度假是一種生活趨勢和生活態度,逐漸成為休閑生活主流。
度假是一種產業經濟——度假經濟時代的來臨,催生一系列新型業態和產業鏈,成為新時期經濟突破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度假是人們經濟富裕后追求閑逸生活的一種方式,是一種高品質生活、高幸福度生活的表現,全民度假也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追求,是整個社會的夢想。目前國家正在積極推進帶薪休假制度,度假將成為居民生活中必須的生活內容和形式。
將“度假”導入空城,通過度假產業配套、度假娛樂配套、度假文化配套、度假商業配套(購物、餐飲)、度假環境配套、度假服務配套,用度假經濟改造“鬼城”,將空城通過“度假化改造”,形成度假區、度假城市、度假小鎮等形態,是解決目前我國大量空城的一種手段,度假置業或者分時度假產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房地產大量空置的問題。
旅游度假區是指為旅游者提供度假休閑服務、有明確的空間邊界和獨立管理機構的區域。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是指符合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26358)相關要求,經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的旅游度假區。
《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國家標準(GB/T26358-2010)中給出的普適性的定義“是指具有良好的資源與環境條件,能夠滿足游客休憩、康體、運動、益智、娛樂等休閑需求的,相對完整的度假設施聚集區。”
旅游度假區快速發展的關鍵節點是2015年和2019年:2015年實施旅游度假區國家標準認定;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管理辦法》,同時廢止旅發辦【2015】81號文件,是當前的最新評定依據。
自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26358-2010)發布實施以來,2015年、2017年、2019年共推出30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已成為旅游行業繼5A級景區之后又一金字招牌,是旅游產品改革創新、提檔升級的重要抓手。
從地域分布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分布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關較大,呈現東部多,中西部少,南方偏多北方較少的分布特點。
從資源類型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類型逐漸多元,除了常見的河湖型、溫泉型、山地森林型、海濱海島型旅游度假區,隨著市場需求的改變,出現了小鎮、莊園等新類型的度假區。
從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各省公示的省級旅游度假區數量來看,在近500家的國家和省級旅游度假區中,有6%的國家級度假區,另外有總量約460余家的類型豐富數量龐大的省級旅旅游度假區儲備,可以為新一輪乃至未來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加速發展提供充足的后備力量。
省級旅游度假區發展勢頭迅猛,僅從過去一年各省公示的省級旅游度假區,就有近60家,其中河南省2019年末2020年初新增8家,居各省之冠,云南新增7家、廣東新增6家,河北新增5家,江西新增4家。
我國目前共推出了30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類型多元,以下選取部分代表案例,對其特色進行解讀:
吉林省長白山旅游度假區:以雪山、山林資源為依托,將滑雪場、高爾夫球場作為項目核心,配合觀光、休閑、度假、娛樂、商務、會展、居住、購物等不同功能的產品項目進行整合,形成產業鏈條和集聚。
重慶市仙女山旅游度假區:依托山地森林資源,開展休閑度假、戶外運動,引入知名企業建設國際賽馬場、度假酒店、主題娛樂項目,形成休閑集群。
廣東省東部華僑城旅游度假區:自然景觀與人造主題景觀結合,與互動休閑體驗結合,以互動性的主題體驗取勝。
江蘇省湯山溫泉旅游度假區:優質的度假環境和度假產品,配以國際化服務。
湖南省灰湯溫泉旅游度假區:溫泉+X(特色休閑產業嫁接)+Y(高水準服務體系),1湖1山1園的生態格局。
江蘇省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立足于精品高端、綠色生態、濱水休閑養生度假。
浙江省太湖旅游度假區:資源整合度高,酒店、高爾夫、溫泉、游艇、主題樂園、健康城等項目,節事活動豐富。
山東省海陽旅游度假區:以文化主題、度假休閑、康體運動、養生理療“四位一體”為主線的海陽旅游度假模式。
云南省西雙版納旅游度假區:神奇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風情為主要特色。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認定和管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度假休閑旅游發展水平,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遵循自愿申報、規范認定、動態管理和示范引領的原則。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認定和管理,具體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承擔。
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初審推薦和日常管理,以及省級旅游度假區的認定和管理。
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共要經歷八大步驟:自檢、申報、推薦、資料審核、基礎評價、現場檢查、公示與授牌。國家旅游度假區原則上從省級旅游度假區中評選,各省具有自己的評審規定。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級標識、標牌樣式由文化和旅游部統一設計。變更名稱、管理機構或者調整空間邊界的,應當自變更或者調整之日起2個月內,經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報文化和旅游部備案。采取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原則上每3年進行1次全面復核。根據不同情形進行通報批評或給予取消等級處理等。
評分表中,度假產品與設施、配套設施與條件兩項所占比值最高。另外,度假區環境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及智慧度假區建設,可分別加10分和20分。
六大評定項目各有具體的評分要求,詳細解讀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視頻鏈接。
點擊圖片查看
綠維文旅十余年來,圍繞度假旅游進行了大量研發工作,形成了豐富的旅游度假區項目案例,可為各地度假區的創建與申報工作提供綜合服務。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