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活:北京大運河旅游的“三字”文章
大運河跟長城一樣,本身也是一個長期性、跨區域工程,其旅游開發當然也要系統性考量。綠維牧青文創分院馬牧青院長認為,從時間和空間的層面,從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層面,從國家高度和地方視野的層面,全方位挖掘、活化和提升。對于大運河北京段旅游開發,簡單概括為三個字:一個“大”字,一個“運”字,一個“活”字。
長城橫跨多省,還有內外之分、朝代之分,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一體化的,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全息化的社會形態。大運河也是一體化的,剛才幾位專家已經提及,對此,我非常認同。
首先是概念,大運河有隋唐大運河和京杭大運河之分,作為“北京大運河”,這個概念不能講,名不正則言不順,大運河北京段要開發,必須先把概念厘清,不能馬虎,我們可以說是“大運河北京段”。
其次是區間,大運河北京段旅游開發不能單講北京區域內的,最起碼也要連接河北的一段,及至天津,這就有一個京津冀一體化的問題。故而,大運河北京段開發必須與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相協調一致,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大運河是紐帶。
第三是活化,包括大運河文化意象、旅游產品開發、業態設計,等等。
對于大運河北京段旅游開發,簡單概括為三個字:一個“大”字,一個“運”字,一個“活”字。
01突出一個“大”字
這個“大”字,也是大運河的“大”,具體體現在合作性、統一性、引領性和國際性四個層面。
一是通與合,注重合作性
首先講圍合之間,是謂“合”。北京兩城、兩河、兩山,即紫禁城和長城、大運河和永定河、燕山和西山,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是向外拓展的重要因子或通道。但是,對于大運河北京城區的這一段,遺跡、遺址、遺存、遺物已所剩不多,且原運河區塊已渾然不現,鑒于此,依我看,只能是點狀發掘、保護和開發,就像寫一篇散文,城區開發重在“形散而意連”,這個“意”字,就是運河文化脈絡。
其次講通州之重,是謂“通”。通州在華北地區地位顯赫,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未來。古時素來就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說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通州已正式成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通州有一個燃燈塔,是大運河在北方的重要標志性建筑物,大運河通州森林公園之“古塔凌云”是也,曾為“通州八景”之一,在大運河的北端,是京門通州的標志性建筑。古詩云:一支塔影認通州。有京門通州、京津互通、通達之州等意思在里面。
乾隆爺曾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詩句。該塔與佑勝教寺相鄰,成為京杭大運河北端之勝景,亦是通州古城之象征。燃燈塔與京杭大運河的起點拱宸橋正好南北呼應(對于起點,現在有一種說法是寧波,原來說是杭州)。對于拱宸橋的這個“宸”字,專指北極星,或叫北辰。還有一層意思,“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北極星(北辰)所在、星天之樞,帝王所居,可通紫禁城。
通州之重,在于城鄉統籌,均衡發展,京津互通,多規合一?;蛘哒f,京津冀一體化,大運河是紐帶。經濟、文化、交通、旅游,莫不如此。
二是紓與統,注重統一性
首先是一個“紓解”的問題。從北京通州到天津,有一個說法,通州、武清、香河三地,計劃于2017年實現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我要說的是,一旦通航,大運河京津冀段就可能再造一個文化紐帶、生態綠帶和經濟產業帶,更重要的是都市之間的休閑帶,特別是對于北京,可以打通非首都功能為重點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有效治理和紓解“大城市病”。往小了說是休閑,往大了說是旅游。
其次是一個“統一”的問題。從京津冀一體化到京津冀大運河一體化,應該是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以元明清時期的京杭大運河為保護重點,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線、通惠河、壩河和白河(今北運河)為保護主線,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為契機,推動大運河遺產保護與利用,加強路縣故城遺址保護,全面展示大運河文化魅力。
三是首與尾,注重引領性
北京城市戰略定位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大運河是一條“龍”,北京正好在龍首的位置。兩千五百年以來,大運河貫通了18座城市,一條龍只有半個身子是不能活起來的,運河旅游不能孤立搞,因大運河本身就是多個城市相互關顧、照應、聯動的政治、經濟、文化現象。大運河騰飛需要一個龍頭,京杭大運河旅游,北京能不能做龍頭?從杭州拱宸橋與通州燃燈塔已然可見這種從屬、關顧和引領關系。
四是中與外,注重國際性
京杭大運河與萬里長城,同為中華民族文明的標志和象征。在運河古都聊城有一個運河博物館,在杭州有一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博物館對大運河主題文化、形象和品牌有強化作用。文化決定產品,地位決定品牌,對此,杭州似乎已經先入為主,占了先機。對此,我們能否搞個世界性的品牌?
京杭大運河還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世界十大運河依長度排名,分別為京杭大運河、伊利運河、阿爾貝特運河、蘇伊士運河、莫斯科運河、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基爾運河、約塔運河、巴拿馬運河、曼徹斯特運河。我們把世界運河博物館建在北京,可以由此奠定中國大運河以及運河北京段的文化地位。
02升華一個“運”字
這個“運”字,也是大運河的“運”。這次論壇涉及三個主題,分別是大運河、永定河和西山,那么,我不妨把永定河的“定”字也一并講了。
一是國之大運:江山永定,國運恒通
首先,運之本義在于運,移徙也。《說文》:運兵;運糧;運漕;運船。
其次,運之大義在于日月運行。(《易•系辭》)日運為躔[chán],月運為逡。天下可運于掌(《孟子•梁惠王上》)運衡(玉衡星);運璣(測天之器。璣,璇璣);運斡(運轉);運掌(放在手掌上運轉。比喻極為輕易的事情)。這是一些天體運行的概念,乾坤運轉,天之大任,中華民族復興大運已經來到,2000年時北京搞了一個世紀壇,好像是一個日晷,也算一個天文景觀雕塑,有祈福寓意。
再次,運之衍生意義,包含有看得見的運動、看不見的運氣等。運氣、命運、幸運、國運。京杭大運河貫穿5大水系,流經6省18市,溯游1800公里,聯通南北,貫穿古今,2500年間京杭大運河隨“國運”起伏幾經衰榮。我們可否搞一個大型景觀雕塑——“大運”?以此寓意國之大運,大運中國。大運河,交大運,鴻運當頭在北京。
二是民之福運:福文化,祈福旅游
首先,福乃吉祥,吉利、祥和。古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墩f文》:“吉,善也”;“祥,福也”。好兆頭,有順心、如意、美滿之意。
祈福市場訴求是大眾需求。福文化源自中國的民俗文化,折射出的是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念及價值觀。歷史悠久,與中華民族同生,與中華民族發展同步,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文化,是億萬人民的精神寄托,是推動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前行的最強有力的文化紐帶,是對中華民族影響最遠、影響最廣的民族主流核心文化、民族文化明珠、民族文化之根和世界珍貴的非質物文化遺產。
福文化生生不息,精神被認同和崇信,內涵不斷豐富、擴長,滲透于人們生產、生活、思想等,超越了民族、宗教、社會、地域、時空等范疇,可謂是包羅萬象?!渡袝?bull;洪范》:“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福”乃“福、祿、壽、喜、財、吉”六大吉祥之首,“求福、納福、惜福、祝福”又是各種文化現象的概括和代表。幸福、美好、平安,預示著好運、幸福、長壽、發財、加官晉爵、子孫滿堂,等等。祈福,是中國民間最大、最昌盛的民俗,對于國人,就像水之于魚,天空之于鳥,空氣之于人。祈福訴求是:趨吉避害,驅鬼逐妖,消災滅害,保佑平安,涉及的福文化市場,包括:春種夏收,祝壽延年,喬遷新居,提拔晉職,科考應試,開市營業,娶妻生子,等等。其吉祥文化創意和產品轉化途徑更是有無窮空間。
三是運動休閑:旅游綠道與專題
北京段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馬拉松42.195公里??煞窆诿R拉松,搞雙城馬拉松賽?或獨創兩個分會場,雙城會,天津到香河,北京到香河??煞癫邉澮粋€行走大運河活動?可否搞成傳統體育項目走廊?
03落地一個“活”字
這個“活”字,指的是大運河文化的活化,這種文化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沿河沉淀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運河,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繁榮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斷航于清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主席章新勝曾說,中國大運河是對人類遺產世界的一個重大的貢獻,不僅維護了國家高度統一,同時在經濟意義、交通運輸意義、社會各民族的融合及在文化上的意義都非常深遠。
大運河,跨越時空之長、流經地域之廣、歷史遺存之豐、文化底蘊之厚、價值之珍貴,前所未有。新時期,如何重新使用這些古跡,賦予它們全新的意義是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需要關注的焦點,如何將世界遺產“活化”更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難題。個人認為,對于大運河文化,保護是第一步,開發利用才是最好的傳承保護,而旅游也許是最好的利用方式之一,大運河旅游開發離不開文化的物態化、活態化和業態化。
一是漕運文化,從漕運之河到文化之河
漕運曾是中國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是利用水道調運糧食的一種專業運輸,主要供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和民食調劑。專辦御用官用的綢、緞、紗、羅、布匹。宋人張方平說:“今日之勢,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食以漕運為本。”大運河文化中,極其重要的內涵是漕運文化,大運河作為溝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漕運時代已經終結,但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活化”之河的時代已然開啟,閃爍出中國文明之光芒。
對于當時的漕運,有這樣的描述:“南糧北運”孕育沿線繁華,百舸爭流,老碼頭、老倉庫,中國漕運文化的生動符號。湖廣川黔等地的竹木浮江而下,入運河北上,到北京修宮殿,建宗廟。運河邊的建筑,如會館、河埠、碼頭、橋梁、船閘及漕運衙門等都是為在實際生產中使用而建。開漕移師上將燃放“萬頭鞭”,數十檔花會競技,沿途商鋪施茶獻果,賈船擲銀捐物,繁鬧堪比京城各處廟會。
對于漕運文化的復原與活化,我們不妨重溫一下《馬可波羅游記》記載的元大都繁華盛景:什剎海、后海一帶,包括積水潭,正是當年行船漕運的終點,千帆競泊,熱鬧繁華。積水潭的碼頭不止一個,環繞積水潭兩岸都可停泊,比較大的碼頭、最熱鬧的景象應集中在離鼓樓最近的銀錠橋、煙袋斜街一帶,最盛時,積水潭舳艫蔽水,盛況空前。當時的文人雅士匯集在積水潭邊賞酒作文,食肆、勾欄等迅速發展起來。元代最著名的大都雜劇主要活躍在積水潭周圍,一批著名雜劇家聚集于此。明代漕運使運河通州碼頭盛極一時。
從旅游開發的角度,以上景象是否可選擇一個區域進行復原?如何復原?值得研究。
二是南水北調賦予新文化
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南水北調,漕運變水運,賦予大運河新文化。
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
這是大運河文化活化的重頭戲,除了運河風光、風貌,最關鍵的就是沿河城鄉千年沉淀形成的風俗、風情、風物和風味。大運河沿岸匯聚了茶藝文化、飲食文化、桑蠶絲綢文化、地方戲曲、民間曲藝,積淀了古典園林、藏書樓閣、橋梁古塔,沉淀了一批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單就勞動號子就有很多種。至于民間活動,從古至今,都有花轎迎親、賽龍舟、做道場、祭祀神靈、趕廟會、看社戲等民俗活動,形成了運河沿岸地區特有的民風民情??梢赃@樣說,運河邊的老人、小孩、浣衣女、測字先生等都是運河邊的一道活的風景線。
來源:旅思馬記
作者:綠維牧青文創分院院長 馬牧青
原題:北京大運河旅游,宜做好“大、運、活”三字文章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陸曉杰:文旅融合,助力城市更新 精彩蝶變2024-01-09
- ·年終總結:文旅大咖談2024年文旅發展趨勢2024-01-03
- ·綠維文旅:鄉村旅游創新提升的四大重點2022-03-18
- ·游客服務中心4.0時代,如何實現特色提升?2022-03-17
- ·以市場為導向的景區提升“七法”2022-03-14
- · 綠維文旅: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報、評、管!2022-03-07
- ·九大路徑推進文旅消費供給“新改革”2022-02-24
- ·四大維度解析游客服務中心創新設計2022-02-17
- ·冬奧元素火熱,冰雪旅游“燃”起來還要這樣做2022-02-11
- ·從“破圈”的“冰墩墩”看文旅IP必備三要素2022-02-10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