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治旅方略”:5大新觀點
旅游文化特點以及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概念
【編者按】隨著中國旅游的深化發展,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在旅游發展的新時期,一些舊的觀點已經不符合當下旅游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必須要厘清一些觀點和說法,對中國旅游業的產業定位、構成要素進一步界定,不斷提升整合資源、統籌發展和引領創新,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國旅游業的下一步發展。
李金早局長在2015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中提出,在旅游發展初期,可能存在旅游業富民不富財政的狀況,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情況已經大大不同,隨著旅游業的轉型升級,會對財政稅收做出更大的貢獻;在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大基本要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商養學閑情奇”六大發展要素;旅游業對經濟的貢獻除了消費以外,也拉動了投資和出口,未來熱點投資熱點將涵蓋鄉村旅游、醫療養生旅游、在線旅游、生態旅游等多個領域。
以下內容根據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2015年國家旅游工作會議上的發言整理報道。
1.旅游究竟是軟實力還是硬實力?
長期以來,有一種說法很流行,說“旅游是軟實力”。
說旅游是軟實力,這是由旅游的文化特性決定的。但是,旅游不僅是軟實力,更是一種硬實力,這是由旅游業的經濟屬性和產業功能決定的。旅游業已成為綜合性大產業,旅游業關聯度大、涉及面寬、拉動力強,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意義重大。無論是對GDP的貢獻,對消費、投資、出口的貢獻,還是對相關重點行業的貢獻、對就業的貢獻等,都充分體現了旅游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硬實力。前面我們對改革開放35年來旅游業發展的回顧,已經十分明顯地看出旅游作為硬實力,作為部分國家、地區和城市發展的重心和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形成的綜合貢獻。根據WTTC發布的數據,2013年世界旅游業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9.5%,對就業的貢獻超過10%。在地方,旅游作為硬實力的地位也日益凸顯。例如,西藏旅游業占GDP比重已經超過20%。從這個意義上講,旅游當然是硬實力。
因此,簡單地說旅游是軟實力或硬實力都不準確。
那么,旅游究竟是什么力呢?我看,旅游業是“軟硬兼備、融合度高、覆蓋面廣、拉動力強的綜合性實力”,是拉動就業、改善民生、形成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性產業;是國民精神文化享受、文明素質提升的重要行業;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進步的重要事業。
2.是否存在所謂的“中國旅游貿易逆差”?
有一種說法很流行,說“中國存在巨額的旅游貿易逆差”,說“2013年我國旅游貿易逆差730億美元,2014年旅游貿易逆差突破1000億美元,5年增長近50倍,我國已成為世界旅游服務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P>
但是,這實際是一個誤導性的說法。
首先,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目前不是同一個統計口徑,不具備可比性,更不能簡單相減,就如拿椅子和杯子相比相減,犯了常識性的統計分析錯誤。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海外旅游支出的統計調查制度體系。出境花費是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中國公民境外花費,它既包括了旅游,也包括了求學、就醫等花費,是一個大口徑的統計。而入境旅游收入,只是對入境游客進行抽樣調查的旅游花費,兩個統計數據口徑一大一小,不能簡單相比,更不能直接相加相減。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時,出境旅游花費執行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標準,口徑中包含了長期(超過一年)醫療和留學費用,除常見的出境旅游消費外,留學生等特殊人群的學費、食宿等花費以及在外短期工作人員的當地消費也劃入國際服務貿易項目統計范疇。而國家旅游局測算的入境旅游收入數據則執行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的統計標準,未包含長期(超過一年)醫療和留學費用,二者在統計口徑上不相同。
第二,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還存在一個統計口徑的差異。入境旅游花費調查分為過夜和不過夜,出境旅游花費調查則不分過夜和不過夜。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境外花費,是根據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布的中國游客入境花費整理計算的,而各國和地區對游客在當地的人均花費統計測算方法不盡相同,各國游客花費數據也不具備可比性。
第三,出境購物花費高有著突出的階段性特征和政策制約因素。我國出境旅游花費高,主要就是高在境外購物,特別是購買奢侈品上。聯合國2008版國民經濟核算(SNA)調整了旅游衛星帳戶核算范圍,將奢侈品購物從服務貿易調整到貨物貿易。而現有研究發布的數據,沒有扣除這一因素。按照新的核算方式,我國出境旅游花費會在傳言的數據上大大減少。而且,我國出境旅游花費有關稅高和人民幣升值等階段性特征和政策因素,這不是典型的旅游消費行為,而是一種貿易替代。隨著自貿區建設、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出境游客消費逐步成熟,這種排浪式的海外購物特別是購買奢侈品消費將會回歸理性。
第四,測算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應該進行結構性分析和調查估算。2013年,入境旅游12907.78萬人次,出境旅游9818.52萬人次,入境旅游比出境旅游還多3089.26萬人次。鑒于出境旅游與入境旅游的地區結構基本一致,如果按照港澳臺、亞洲、歐美等主要地區分別對出境和入境花費進行對比調查分析,入境旅游收入很可能高于出境旅游支出。此外,計算差額還應該扣除海外接待體系的資金回流,以及出境旅游花費中發生在國內的費用。
因此,要正確測算出真實的入出境旅游花費差,就必須扣除上述因素。根據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的初步調查研究,扣除上述因素后,不僅沒有所謂巨額的中國旅游貿易逆差,還存在順差。2013年國際旅游支出為1286億美元,國際旅游收入516.64億美元,扣除留學費用約為400億美元,奢侈品消費近500億美元,以及幾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出境和入境旅游人均花費差距、回流等因素,至少還有順差上百億美元。
再者,不應當將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割裂孤立看待,而應建立“旅游入出境總人次”的概念。中國已從入境旅游目的地轉變為入境旅游目的地與出境旅游客源地的雙重旅游國,這是民富國強、旅游發展的表現。入出境旅游在客源地、目的地國和地區產生的相關拉動是綜合性的,不應只考慮某一方面。因此應該把入境旅游與出境旅游作為一個整體,研究統籌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如外貿,講進出口總額,反映對外經濟交往的總體規模。
3.旅游業只富民不富財政嗎?
還有一個很流行的觀點,說“旅游業富民不富財政”。在旅游發展初期,這的確是事實。但是,旅游業發展到今天,情況已大大不同,如果還守著這個老觀點,那就out了。
發展初期,之所以存在“旅游業富民不富財政”的情況,是由旅游業發展初級階段特點所致。
到了21世紀,特別是2005年以后,情況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旅游業的富民功能在不斷凸顯的同時,對財政的貢獻也在不斷提升。這也是由現階段旅游業發展的新特點決定的。一是我國旅游業發展已經逐步跨入到大企業推動發展階段,市場主體也不再是小企業,大批非旅游類大型企業不斷進入旅游業,旅游產業化、集團化趨勢加強。二是旅游發展進入大資本、大項目推動階段,發展旅游業不再單純依靠傳統型的旅游資源,特別是老天爺和老祖宗留下的資源。發展旅游業沒有資源可以創造資源,依靠大項目創造吸引物。三是旅游業已經進入產業集聚融合發展的新階段,旅游業的綜合帶動功能全面凸顯。四是稅收征收體系更加嚴密、企業管理更加規范,大大減少了企業稅收的漏損。
在此背景下,旅游業已經成為許多地區重要的財政和稅收來源。旅游對財政稅收的貢獻有綜合帶動性,除了直接的稅收財政貢獻外,帶動相關配套服務的稅收貢獻也有很大規模。
大集團大舉進軍旅游業,帶來的財稅及非稅貢獻就更加明顯。
事實表明,旅游業不但富民,也富財政,而且兩者都會越來越富。隨著旅游業發展的市場化、集團化、產業化、集聚化、現代化、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升,隨著旅游業的逐步轉型升級,旅游業對財政稅收的貢獻會不斷提升凸顯。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王功權、李一兵、張曉軍談“民宿熱”背后的殘酷商業真相2019-09-29
- ·王興斌:冬天要來了,多少城市的夜經濟還能繼續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當今中國旅游五大關鍵詞2019-09-19
- ·故宮在改變,文旅融合也應該做出改變2019-02-18
- ·無創新,不未來,旅游業未來創新四大重點!2019-01-21
- ·未來十年旅游業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國著名產業專家到東安考察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情況2019-01-10
- ·特色小鎮要“特而強”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點同質化競爭僵局2019-01-09
- ·戴斌:繪就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2019-01-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