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飛:新型城鎮化能否“自然形成”
在有關城鎮化問題的討論中,經常聽到一個似是而非的提法:城市和城鎮都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為造成的。但是,歷史和現實的邏輯表明,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不可能排除以政府主導為基本特征的人的自覺推動和促進。
第一個邏輯是共產黨執政的邏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人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主動改造世界。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之所以能夠成為新中國的執政黨,就是因為它滿足了現代中國國家利益的需要。中國的現代化是外生型的現代化,即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使中國人不得不“師夷長技以制夷”,走向人類共同選擇的現代化。由此而來,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等等,只能是外生型的,主要由政府主導形成,這具有歷史必然性。中國的工業化必須追求速度、強調趕超,因而不能不以城鄉二元體制來集中有限資源,從“集中力量干大事”開始。
直到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我國“三農”的發展仍然缺乏城鎮化的內生力量,需要來自城市和工業的支持和反哺,想要等待城鎮化在廣大農村區域“自然形成”,不僅時間很漫長,也很難做到,也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邏輯。
第二是從片面發展到科學發展觀的邏輯。迄今為止的中國現代化始終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現代化,但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之前,這一“統籌”只是為了城市的統籌,其基本特征是以多種制度和機制引導資源單向從農村流向城市。中央在2003年提出科學發展觀以后的“統籌城鄉發展”,則是一個推動資源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的統籌。這由中國現代化從片面發展(以城市為中心、經濟建設單兵獨進)到全面發展、科學發展不同發展階段的內在規律所決定。
或許人們會懷疑,在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幾十年、已經根深蒂固的條件下,政府還是那個政府,要讓它轉變“舊統籌”為“新統籌”,它是否值得信賴?這一懷疑是合理的,但問題在于,恰恰政府這一轉變是“內生”的,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指導思想。從另一方面看,解鈴還須系鈴人,不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政府自身的問題,新型城鎮化也將無從談起。
第三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邏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目的是改變經濟社會發展資源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集中的體制機制,推動資源向農村區域流動,促使中小城市、縣城、中心鎮成長為農村區域的發展極,從而帶動農村區域發展,并最終解決“三農”問題,實現所有城鄉居民“人的城鎮化”。推動經濟發展資源向農村區域流動,那可以說是逆市場經濟的潮流而動,就只能回到計劃經濟時代,這是不可能的,也根本做不到,因為經濟資源的配置以追求效率為目標,它們只會本能地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集中。而社會發展所追求的是公平,社會發展資源不僅必須相對均衡分布,而且必須由政府去推動,這是政府本來應有的職能。如果沒有政府的自覺推動,社會發展資源就會附著于經濟建設資源,導致經濟越發展,社會越不公平,財富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并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內部也不公平,貧富分化嚴重。
而當政府主導的農村區域社會建設能夠使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那么,由于社會建設資源對人口集聚產生的作用,也將反過來吸引經濟建設資源流向農村區域,讓農村經濟繁榮起來,為現代農業發展帶來機遇。以社會建設引導經濟建設,這應當是新型城鎮化之“新”的含義所在。
以上三個邏輯表明,在中國特定條件下,“自然形成”城鎮化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須發揮應有的主導作用。最重要的是,政府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歷史進程中完成自身的改造,真正變成為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政府,而不是其他。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王功權、李一兵、張曉軍談“民宿熱”背后的殘酷商業真相2019-09-29
- ·王興斌:冬天要來了,多少城市的夜經濟還能繼續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當今中國旅游五大關鍵詞2019-09-19
- ·故宮在改變,文旅融合也應該做出改變2019-02-18
- ·無創新,不未來,旅游業未來創新四大重點!2019-01-21
- ·未來十年旅游業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國著名產業專家到東安考察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情況2019-01-10
- ·特色小鎮要“特而強”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點同質化競爭僵局2019-01-09
- ·戴斌:繪就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2019-01-09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