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與創新,旅游行業千萬不要從一個坑里跳到另一個坑!
導讀
截至2月8日24時,據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3738例(其中重癥病例618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649例(黑龍江核減1例),累計死亡病例811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7198例(山西、黑龍江、河南、海南各核減1例),現有疑似病例28942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37190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88183人。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53例:香港特別行政區26例(死亡1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治愈出院1例),臺灣地區17例(治愈出院1例)。
疫情無情人有情,旅游行業在行動——新年疫情將社會各行各業的人都牽扯進來,也包括旅游人。
“新冠”后,面臨已經變化的市場、早已改變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需求,以及后經濟發展高速時期的發展環境,我們是簡單地通過市場營銷、渠道重建恢復流量與數量,還是利用當前的低谷反思過去幾年旅游行業發展中的問題,重塑產品和服務,打造長期的優勢產品和優質服務?
旅游行業創新該怎么創,風險在哪里?在這個特殊的事情,旅游行業作為一個脆弱的行業,困難的行業,千萬不要盲目行動,從而讓自己從一個坑里剛跳出來,又跳到另外一個坑里。本文拋磚引玉,希望對各位同行有幫助!
一、短期市場反彈 但問題依然存在
中等收入群體需求變化,短期反彈不能掩蓋長期旅游發展問題
回望2003年非典對旅游行業的影響可知,旅游行業報復性反彈的現象在年底和明年初就將凸顯。彼時,有效旅游供給將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黃金周期間尤甚。但是,這不能掩蓋旅游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供給需求錯配、產品結構失衡、低效投資過熱等。
2020年初,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距離世界銀行定義的初級發達國家標準人均13000美元還差3000美元,即正在邁過“中等收入陷阱”的門檻。
隨著中等收入群體增多、休閑消費需求會發生諸多變化——休閑需求增多、主題文化藝術需求增多、社交互動需求增多、提高認知持續學習需求增多等。這一方面是新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凸顯了諸多問題——供給與需求錯配問題日趨嚴重,即觀光居多,休閑匱乏;硬產品居多,軟產品很少;美景很多,文化稀薄等現象。而這一結構性痼疾并沒有隨著過去五年的旅游投資熱潮減緩,反而愈發嚴重。
供求、結構、投資三個問題,實際是一個問題,即消費者到底要什么樣的產品?
二、產品需要滿足真實需求
前車之鑒——罔顧市場需求的項目大多失敗
根據日本的發展經驗,其在20世紀70、80年代興起的大規模旅游項目投資,無外乎幾個方向,公寓開發、別墅開發、高爾夫溫泉開發等。
以日本綜合度假區開發計劃為例,因日本人均收入增加、國內消費需求增多、平衡貿易黑字、旅游及財政政策支持等原因,其在全國大多數地區都開展了綜合度假區項目的開發。這些項目有個共同特點——都伴有地產開發、超大規模、投入巨大、需要巨大客流支撐。
項目愿景非常美好,但因為政府或外部企業強植入型產品,忽略了當地消費能力與產品主題吸引力、中等收入群體消費需求等因素,再加上遭遇石油危機、經濟泡沫等財政問題、環保問題以及地方沖突問題,最終導致該類項目大多擱置或破產,即便是開業的項目,也因為大量的同質化競爭和策劃、籌備倉促、開發與運營分離等問題,導致后期運營舉步維艱。
成功經驗——滿足需求、依托優勢存量資源拓展的項目,反而發展得非常好。這些滿足都市中等收入群體休閑需求的產品包括,在中心城市的文化藝術商業設施(札幌)、主題水族館(大阪)、休閑藝術主題商街(名古屋),在小城市或鄉村的利用舊礦坑改造的工業休閑游憩項目(鹿角市尾去澤礦區主題公園),利用當地人文做的民俗村主題區等。
三、長期存量市場開挖潛力
市場分化,細分賽道將決定未來發展
一邊是一系列的景區主動摘牌、酒店主動摘星轉型,另一邊是在城市休閑主題動物園、體育研學度假區、親子農莊、鄉村度假村的日趨火爆。這都在說明一個現象,即市場正在分化,正在細分。
2019年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不能解釋同樣環境下其他休閑主題景區的收入同比上升。這說明市場在做分流,傳統項目稍力不從心。
四、存量整合、“+旅游”融合創新
從資源供給端看:輕重資產平衡,優化存量資產。
中國當前存在大量低效運營的存量資產,其改造、提升的空間很大,這與日本同階段非常相似。日本在經濟泡沫后期,市場中有大量的旅游開發項目擱置,眾多的爛尾或半死不活的旅游地產、旅游綜合體、商業等開發項目。當時日本的后入局者,也是利用資產盤活與新項目激活使其中部分項目逐漸重獲活力。
鑒于此,我國在經歷過前期旅游投資過熱、細分市場不明確的盲目開發后,后入局者應一面低價收購優良資產,利用資產包分割、公寓管理、商業改造等手段,優化資產、平衡輕重資產比重及投入產出周期,控制資產質量;一面利用產業融合優勢,導入文化、藝術、體育等其他主題內容,盤活老資產,激活新項目。
從消費需求端看:跨界融合發展,軟硬結合開發。
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在文化認知、消費偏好、消費門檻上有明顯變化,這里既是多元的需求,也是多元的消費,故此,對應的產品和服務也應當是多元化、專業化的。而目前的產品都是滿足大眾消費的或綜合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沒有進行產品和產業細分。
例如,基于自然博物教育與親子休閑度假、虛擬現實與戶外體育休閑、線上教育與線下親子活動、傳統文化融合研學度假、休閑主題綜合體度假區等等方向,都是滿足中等收入群體的細分賽道、細分項目的類型。而根據世界旅游理事會的數據,旅游行業的1元旅游消費,可以激活4.3元周邊消費。因此,新興的休閑旅游產品不僅將滿足消費需求,還將帶動新型的周邊投資、建設、服務等等軟硬件產業。
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同行都想到了創新,準備在疫情之后,迅速翻身,不過創新是一個好詞兒,但內涵要求比較高。
我個人感覺,創新的內涵應比改革還高。改革是指改掉弊端、革除痼疾,實施不同于既往的新政。例如,某企業進行一些改革,其它企業也如此去做,我們都可稱之為改革;而創新的要求就高了,還有一種獨創性的意思。一個企業的新舉措叫創新,相鄰另一企業再如法炮制,未必就被視為創新了。
從這一點上說,中國旅游業是否就極少有創新呢?情況并非如此。作為一個地域和市場都很大的國家,中國旅游業在崛起之中的創新是很多的,且至今都不乏閃光的亮點。
例如:中國旅游業起步發展時是從入境旅游開始,這相對于大多數國家(指較大國家)先國內、次入境的順序,就是一種創新;中國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讓旅游發展適度超前于國民經濟的增長幅度,這相對于大多數聽任旅游業自然發展的國家來說,也是一種創新;中國為了推動旅游業跨越式發展,曾在上世紀90年代實行了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破解旅游基礎設施的供給不足,也是一種創新;中國大力推行旅游服務標準化,快速提升了飯店、景區等旅游要素的硬件和軟件水平,也是一種創新;中國通過特別安排假日而形成刺激國內旅游的“黃金周”,又為應對短時間內的旅游需求激增而建立的假日旅游工作機制,這也是一種創新。
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后,雖然創新之聲不斷,但行業創新似乎艱難了許多,創新步履也慢了許多,一些名曰創新之舉,實則是“新瓶裝舊酒”,有的甚至只是貼了一堆簇新的標簽、刷了五彩斑斕的各種顏色而已。那么,作為一個與時俱進、日新月異的產業,旅游要真正把創新做實做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創新應該實至名歸
01
旅游行業是一個求新求異的領域,只有不斷地有興奮點、新看點,才能不斷地招徠和吸引游客。作為旅游業者所面對的工作領域,是與游客的視角和需求大不相同的,必須踏踏實實去研究市場、開拓市場,而不是整天在嘴上拽新詞。
旅游行業由于天然的外向性、開放性,新名詞一向是不缺乏的,不僅不斷地自創(包括官方與行業),還跨行業引進了若干,什么全域旅游、文旅融合、旅游新七要素,什么旅游綜合體、旅游田園綜合體、旅游特色小鎮、旅居生活,什么旅行社o2o、酒店的OTA、旅游IP、智慧旅游、旅游網紅。
作為旅游業者,最要緊的不是操哪種時髦的新詞,不是戴多么時尚的帽子,不是把心思都用新名詞包裝工作進而達到金玉其外的效果,更不是聽任旅游企業長期蕭條生存、低效運行,而是要通過揮灑汗水和耗費心智,創新觀念、思路和方法,千方百計去實質性地解決旅游發展的問題,推動企業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創新應是革故鼎新
02
創新一詞以“創”來引領,創的過程必然要進行一番革除和揚棄,穿新鞋走老路不能算創新,穿了新外衣、打了新旗號卻依舊是舊腦筋、舊做法,也不是創新。
在旅游業的現實發展中,這類似是而非的現象還不少。例如,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不少地方的旅游資源配置,市場依然難以完全發揮決定性作用,行政力量的影響還在變相發揮作用,國有旅游集團或旅投公司就是這種角色;轉變職能已經喊了幾屆政府,但在推動旅游業發展上,政府部門依舊很難簡政放權、“抓大放小”,有的甚至越管越具體;發揮協會、中介機構作用已是老生常談,但它們依舊很難發揮聯接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雖然它們對企業和行業更了解,卻對涉及評審之類的“權重”職責還是難以染指。
因此,一方面讓老問題逐步演變為“老大難”,另一方面似乎創新又無用武之地,這不是積極有為者應有的取舍。最不應該的是,個別地方變著花樣兒把把控的“蛋糕”進一步合法化,與現行的政策法規和上面的三令五申都吻合,這樣子的做法注定是要消弭創新動力的,即使生拉硬扯地搞創新,也不會有什么好的貨色。
創新應該敢于超越
03
創新不應是老牛拉破車的自然發展,而應找準當地的比較優勢,選擇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道路,有所揚棄、有所趕超。從現實情況看,這種創新從省到縣并不多,能夠敢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則更少。
以旅游產品開發為例,大多數地方的旅游開發是跟風式的,一會兒旅游示范區,一會兒旅游綜合體,一會兒特色小鎮,一會兒全域旅游。到底哪一種類型最適合你,你選擇哪一種最具優勢,真正認真考慮和取舍的并不很多,大多數是盲目地、從眾地跟著感覺走。這種人云亦云、亦步亦趨的做法,怎么能有創新成果。人們之所以把烏鎮、拈花灣、橫店影視城、長隆當作旅游成功案例,就是因為它們在超越自我的同時,也大大超越了它的同業者,令其同行們難以望其項背。
令人最為擔憂的是,中西部一些市縣由于市場經濟不發達,市場經濟意識比較淡漠,在向東部地區學習取經后,弄回了早就應該淘汰的過時理念,說到底就是一些計劃經濟時代的做法。
例如,抓旅游就得抓項目,抓項目就得抓大項目,抓旅游就得黨政領導去主導等,把最為重要的市場需求環節給丟了,結果搞出來的不少項目對應不了市場需求,成了半死不活的僵尸項目。
創新應是跨界交融
04
依托性、關聯性、交融性是旅游產業的特點,這也是為何要做好“旅游+”這篇文章的原因。農旅融合、工旅融合、文旅融合、智旅融合等,發展思路都是正確的,但是如何落好地則另當別論。融合發展是一種相互借勢、交相生輝,而不是誰仰仗誰、誰收編誰,更不應跨界以后橫沖直撞、無比生猛。資本的闖入,地產的闖入,基金的闖入,互聯網的闖入,在某些時段、某些地方是不夠自重的。
例如,有的資本運作者,瞄準了3A、4A級景區,想著以資本攏起一批來,通過鼓搗、包裝、造勢一陣后,快速推向資本市場套現;個別資本大鱷進入旅游市場以后,憑借巨大的資金優勢,揮金如土地想搶占文旅演藝項目高地,結果未能輕易取勝。
這類做法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拿旅游產業發展規律當回事兒,沒有拿旅游服務行業當回事兒,這種倔強的個性和任性的脾氣,注定了在旅游行業做不成事情。它也說明一個淺顯的道理,跨界融合這種創新,不能按照慣常思維一意孤行,必須有融合與合作的意識,有包容其它行業特點的大氣,否則就不是融合創新,而是入侵和收編了。
創新應為做好做強
05
創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發展,做好做強。但做大不等于做強做好,大的是數量和規模,強的是競爭力和各項靠前的排名。
做強做好的這種創新,不應老是強調特殊性,不能老是以地方特色自居,而應放眼世界、接軌國際。只有剪除所謂的個性和問題,才能借鑒國際上成功做法,如果老是閉門造車,老是強調自己是國企,登上國際臺面的時間怕還要更長。例如,分時度假上世紀70年代在歐美國家就已較成熟,為何中國多年前就已宣布從觀光向休閑度假轉變了,該種產品卻依舊沒有在中國長起來?
自駕車營地在國際上也是成熟產品,在中國廣闊的西部很有市場需求,但由于部門間的政策扯皮,目前營地建設依然困難重重;各類保護區、遺產地在國際上的旅游開發,早就堅持“避重就輕”的原則,就是景區公路、步行道、停車場、游客中心、休閑設施等的建設,盡量不影響保護地的地質地貌。而中國卻在開發時大興土木,追求工程量的浩大排場、固若金湯。在上述方面,不是要不要創新的問題,而是一定要睜開眼睛看世界了。
創新應頂天立地
06
創新對不同層級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作為行業的設計層級,重點應是開展發展戰略、增長方式、重點突破、素質提升、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創新,目標是建設一流產業、比肩國際一線。
當然,抓一些宏觀性、戰略性課題,還是要立足于服務大多數企業和旅游者,前些年提出太空旅游、深海旅游、極地旅游,新意和新奇固然有了,但就是太過小眾了,讓人覺得更像是“旅游發燒友”提出的主張。
作為省一級,關鍵是做好旅游發展戰略、重點和方式的選擇,絕不僅是“上傳下達”,中國地盤這么大、旅游發展狀況也相距甚遠,若沒有省一級自己的謀劃和考量,不但不可能有所突破和創新,說的稍微嚴肅一些就是一種不稱職。市縣一級作為執行層,創新重點應是以新的思維和方法,解決發展現實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讓產業要素快速長大長壯,把旅游產業真正發展好,而不是把自上而下布置的工作當作唯一重點、或者把市縣領導提出的大而空的發展目標作為工作重點,表面看每年做的工作都不一樣,有些說法或表述還挺新穎,但未必就取得了突破性的創新。
創新,旅游行業的人既然那么喜歡這個詞兒,它對旅游產業發展又是那么的必需,我們就應該認真地對待這個詞,甚至把它作為旅游行業的精神圖騰,作為一種不懈的追求,讓它刻骨銘心地長存,成為激勵行業奮發進取的一個精神動力。
【以上文章內容來源:王笑宇,旅游經濟學博士后,副研究員,系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WTCF) 特聘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 特約研究員。高舜禮,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旅游報社前社長/編輯。】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 疫情下,救治中小旅游企業的施政關鍵2020-02-24
- · 疫情沖擊遠超非典,旅游業面臨兩場苦戰2020-02-24
- ·北京出臺28條務實舉措:推動首都文化企業長期健康發展2020-02-21
- ·江蘇:景區在防控疫情中積極蓄能2020-02-20
-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派出8個工作組下基層解難題2020-02-20
- ·疫情啟示錄 | 假如還有如果,旅游何去何從?2020-02-20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文旅產業發展形勢分析2020-02-18
- ·共克時艱,一文看懂文旅行業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措施2020-02-18
- ·重慶預計一季度旅游收入損失超千億 傳攜程擬貸款12億美元2020-02-18
- ·三特索道張泉:面對疫情,文旅企業的底線思維和逆向思維2020-02-18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