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到底有多少人感染?方艙醫院靠譜嗎?疫情何時現“拐點”?白巖松專訪完整版來了
5日,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做客《新聞1+1》欄目,就方艙醫院興建、疫情“拐點”、特效藥等熱點問題接受了主持人白巖松的專訪。
一、患者收治情況及目前形勢
白巖松:武漢的防疫形勢如何?
王辰:可以說是形勢嚴峻,大批的患者未能及時收治到醫院中。而這批患者在社會上的流動、在家里居住,會造成社會和家庭進一步的感染,這是加劇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
白巖松:一方面,市民響應號召留在家中不外出。 另一方面,這又會增加家庭感染的風險。怎么看這個矛盾?
王辰:破題的關鍵在于將已經診斷的病例收治到醫院中,進行集中收治和隔離,避免與家庭成員和社會成員的接觸。而在已經感染的患者中,輕癥患者的移動性更大,在社會上造成感染的幾率更大。目前對于這類患者的收治力度是不夠的,有限的床位主要用于收治危重癥和重癥患者,大量的輕癥患者未被收治的情況是存在的。
二、關于方艙醫院的收治能力和交叉感染的風險
白巖松:提出“方艙醫院”的初衷是什么?能發揮多大作用?
王辰:我們要想辦法擴充收治容量,前期采用了建設定點醫院的辦法,但是容量十分有限。事實上,如果我們借用一些大型場所收治病人,盡管醫療條件不完善,但容量很大,就可以很快解決大量床位不足的問題。 由于大量的輕癥病人流動性強,因此方艙醫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收治這些病人,既能讓他們得到醫治,同時還能做到隔離,是很關鍵的舉措。
白巖松:方艙醫院會否有新的理念在里面?
王辰:方艙醫院可以被看作是“諾亞方舟”上的一個“艙位”,是用最小的社會資源,最簡單的場所的改動,能夠最快地達到擴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這里對輕癥患者主要進行簡單的診療和照顧,一旦發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可以隨時送到醫療條件更好的醫院及時得到救治,形成一個有序的層級。目前最重要的是執行的問題,現在看來執行得很快。
白巖松:公眾對方艙醫院的安全性表示擔憂,如何看待這些擔憂?
王辰:這些擔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輕癥患者是可以自理的。從病癥的角度看,輕癥患者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他們需要得到強度并不大的治療,二是他們需要和社會及家庭隔離開,而方艙醫院剛好是“對癥下藥”。 在我看來,大家之間相互理解,這些擔憂就可以解決。大家現在是共克時艱,都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
白巖松:如何做到確診“快而準確”? 如何避免疑似病例進入方艙醫院?
王辰:我們的標準是核酸檢測為陽性的患者才可以進入,而且高齡患者、有基礎合并癥的且有加重可能的病患不會被收入,可以說是輕癥患者的“社區”。這不是“至善之策”,卻是可取之策、現實之策。
白巖松:
目前是否有了更為成熟的快速準確的檢測方式?
王辰:檢測方式還主要是對病毒核酸的檢測,雖然不同企業不同檢測試劑的精準度參差不齊,但總體上檢測能力在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患病的人都能夠檢測出核酸呈陽性,而且核酸對于真實病例的檢測率不過30%至50%。我建議,在武漢這樣疫情較重的地區,有流行病學史、有臨床癥狀的患者應該可以列為臨床診斷病例。
白巖松:如此大密度的患者出現在方艙醫院中,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會否增加?
王辰:對醫護人員還好,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和在病房以及ICU中是一樣的,都是在一個共同的污染的環境中,防護條件是一樣的。由于這些輕癥患者都是核酸檢測呈陽性,屬于同一種病毒,因此不存在交叉感染的問題。
白巖松:在疫情沒有迅速加劇的情況下,方艙醫院能否滿足需求?
王辰:目前確切的感染人數還未可知,我們希望加上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能控制在2萬的收治能力。但是如果社區交叉感染問題不解決的話,確診人數還會進一步上升。因此,現在最重要的是實現方艙醫院的初衷,即“應收盡收”, 將社會上的傳染源收治到醫院中,減低社區和家庭的傳播,進而降低整體的患病人數,這需要得到民眾的認同,特別是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白巖松:目前,我們是否朝著“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方向前行了?
王辰:方艙醫院正在進行“應收盡收”的努力,同時還應該提高核酸檢測的能力和容量。目前,核酸檢測的數量可以滿足臨床診斷的需求。需要看到,目前增加的病例數并不是實際增加的病例數,而是核酸檢測出的確診病例數,并非所有被吸納的數字都是被檢測出來的。因此,報道的新增病例數是新增的確診病例數,很可能還有存量,必須實事求是地看待這個問題。
白巖松:目前對于疑似病例是否也找到了有效的辦法?
王辰:從制度設計上看,疑似病例要求當天隔離。我們希望疑似病例中,沒有接受核酸檢測的患者盡快接受檢測。而疑似病人現在又分出一類,即“臨床診斷病例”,也就是在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上和確診病例高度吻合。
三、關于特效藥和疫情“拐點”的問題
白巖松:特效藥何時出來? 是否已經有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王辰:要想戰勝疫情,有兩條工作主線。一是防控和醫療,二是科學研究。 面對這個新發的呼吸道傳染病,必須認識它的規律對癥下藥,科學應對。根據前期的結果,大家對瑞德西韋抱有比較大的希望,其他藥物包括中藥,我們都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觀察來確定其療效。 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個例的藥品有效與否不是科學結論,一定要進行臨床實驗。
白巖松:何時會出現所謂的“拐點”?
王辰:現在的問題是,疫情的底數并不清楚,判斷根據是不足的。此外,現在社區和社會上未能進行隔離的病人,在家庭和社會的傳播威脅性還是很大的。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控,這個“拐點”無法預測。此外,病毒還有可能不斷變異。我們知道,新型冠狀病毒是新加在人體上的,它還有不斷變異的可能,具體體現在傳播性和致病性上,這也無法預期。此外,人員流動、天氣變暖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 疫情下,救治中小旅游企業的施政關鍵2020-02-24
- · 疫情沖擊遠超非典,旅游業面臨兩場苦戰2020-02-24
- ·北京出臺28條務實舉措:推動首都文化企業長期健康發展2020-02-21
- ·江蘇:景區在防控疫情中積極蓄能2020-02-20
-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派出8個工作組下基層解難題2020-02-20
- ·疫情啟示錄 | 假如還有如果,旅游何去何從?2020-02-20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文旅產業發展形勢分析2020-02-18
- ·共克時艱,一文看懂文旅行業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措施2020-02-18
- ·重慶預計一季度旅游收入損失超千億 傳攜程擬貸款12億美元2020-02-18
- ·三特索道張泉:面對疫情,文旅企業的底線思維和逆向思維2020-02-18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