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使命】發展全域旅游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全域旅游是老百姓過上美好生活的綜合表現,發展好全域旅游能滿足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助于緩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全域旅游的實施有助于緩解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因為,發展全域旅游首先要做成優勢產業,做強“自我”;其次要通過“旅游+”做好“他我”;要跳出旅游謀劃區域發展,做到“無我”。在“自我”方面,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對全域旅游具有很強的內部性,而在“他我”“無我”方面,對全域旅游則具有很強外部性。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對全域旅游內部性是指新矛盾同樣存在于全域旅游領域,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全域旅游發展中所面臨的矛盾是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在全域旅游領域的具體表現。
一是全域旅游發展內部的不充分性。景點旅游服務需要升級,全域旅游服務需要拓展領域。當前景點旅游主要是依賴資源和資產的收益,旅游服務對旅游經濟的貢獻度偏低。全域旅游不但要求從業人員服務能力和水平處于較高水平,東道主及其旅游其他利益相關者同樣需要樹立旅游服務意識,做到“人人都是形象”,同時還需要政府針對自助旅游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但目前,無論是景點旅游還是全域旅游,旅游市場秩序和旅游組織接待水平均有提升空間,均需進一步使人民群眾“更加滿意”,讓旅居生活更加美好。需要提高旅游公共和公益設施覆蓋率,形成全域旅游服務新能力。
與景點旅游相比,全域旅游核心工作是需要增加大量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旅游設施和旅游產品,以滿足散客化、自駕游為特征的大眾旅游需求。但目前我國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供給和旅游公益產品的供給不充分,不能很好地滿足旅游爆發式、井噴式和全域化的市場需求。全域旅游需要從更大范圍內協調統籌不同行政區之間的旅游發展,提高區域旅游聯系的緊密度,形成全域旅游競爭力。但我們在跨區域的旅游景區、旅游線路和旅游功能區的建設方面不夠充分,鼓勵區域旅游發展的政策供給不足。
全域旅游發展內部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景點旅游的上層建筑滯后于全域旅游生產力水平。我國旅游業的上層建筑主要是按照景點旅游模式來構建的,進入到全域旅游時代,旅游生動實踐與旅游上層建筑之間的不協調開始凸顯。這就需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來調整二者之間的關系。發展全域旅游過程中存在部門內外和產業內外不協調的現象,急需通過多規合一引領和跨部門管理機構的協調,促進部門之間協作和產業協同,形成一個以旅游業為主導的現代旅游產業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充分發揮全域旅游的規模效應。全域旅游存在“三個不平衡”。首先是景區內外不平衡,主要表現為景區對周邊村鎮的帶動效應發揮不夠。其次是區域之間的不平衡,主要是東中西旅游發展不平衡,具體到某一個?。ㄊ小⒖h)內部同樣存在空間發展不均衡。再次是國際國內的不平衡,主要是我國目前三大市場之間的不平衡。
二是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對全域旅游的外部性是指全域旅游更加注重產業的無邊性,重點發展廣義的旅游業,更多地承擔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諸多功能,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能緩解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從而促進矛盾的轉換,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進步與發展,這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具有全局性的價值和意義。首先,全域旅游滿足人民對美好旅居生活的需要。旅游具有“生產與生活”的二重性。除了是一種經濟形態之外,旅游還是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全域旅游就是為社會大眾提供全民化的旅居生活機會,掀開了我國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2016年,我國接待旅游人次44.4億,人均逗留時間是2.5天,旅游就業旅居生活已經成為老百姓重要的美好生活時段。
其次,全域旅游對我國發展“不充分”領域的填補和催化效應。新常態下,全域旅游對傳統產業下滑起到了良好的對沖作用,同時作為一個重要的消費池,及時融入國民經濟大循環,彌補了傳統家電、汽車、公務消費的下滑,很好地修復了經濟循環。全域旅游助推其他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推動我國產業優化、升級或轉型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穩增長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從供給側推動產業融合發展,與農業、林業、工業、商貿、金融、文化、體育、醫藥等產業充分自由融合發展,消化、替代或更新舊的產能,形成各行各業的新產能。
全域旅游是現代生產要素聚合型創意創新產業,能夠推動我國各領域實現充分發展。全域旅游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在于對傳統經濟的“整合和改造”,并且這種整合和改造不是“工具性的”而是“融合性的”。全域旅游把其他產業直接變成旅游的對象和內容,為其他產業帶來就地消費市場,為其他產業提供營銷平臺和提升社會形象,能夠打通相關產業或部門的經濟聯系,實現多產業一體化發展。
三是全域旅游對我國發展“不平衡”具有統籌協調作用。“東客西送”有效緩解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我國總體旅游市場格局中,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客源地潛在出游力呈現出了7:2:1的三級遞減的分布。東部對西部長期保持客流逆差,客觀上起到了我國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客觀上旅游消費起到了類似“財政轉移支付”的效應。“共建共享”緩解群體不平衡的問題。發展全域旅游在物質和精神上都能夠推動不同人群之間的平衡發展,提升社會發展的公平正義度。
全域旅游消費是我國居民之間財富的再分配,對緩解貧富差距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對鄉村長期保持旅游消費逆差,對消除城鄉二元結構起到了直接作用。“城鄉互動”緩解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全域旅游促進城鎮化建設,促進大城市與鄉村之間旅游要素、客流的流動與交換,實現城鄉之間產業轉移。全域旅游帶動農業、物流、交通、餐飲、購物等其他行業聯動發展,實現就地就業,就地創業、就地城鎮化,解決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問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城鄉共享生態資源和生態服務。實現城市文明和農村文明的直接相融,開闊視野,提升文明素質,加快從傳統生活方式向現代生活方式轉變,推動城鄉文明互鑒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旅游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丹麥作家和詩人安徒生曾經說過,旅行即生活。旅游業是集美麗產業、快樂產業和幸福產業于一身的民生產業,位于“旅游、體育、文化、教育、健康”五大幸福產業排頭。全域旅游受到了政府、社會和企業多方的歡迎和支持。對政府而言“全域旅游成為傳統產業替代和整合的平臺”;對社會來說“全域旅游成為人類的和平幸福產業”;對企業來說“全域旅游成為資本投資的價·值·洼·地”。
因此,全域旅游是老百姓過上美好生活的綜合表現,發展好全域旅游能滿足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助于緩解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 最火“五一”:出游或達2億人次,部分機票已售罄2021-04-19
- · 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公示2020-12-16
- · 2020世界旅游發展報告2020-11-24
- ·旅游業的“雙十一”戰績如何?2020-11-18
- ·關于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2020-06-02
- ·民宿十一報告:95后最愛“浪宅”、可帶寵物房源受寵2019-09-26
- ·國家體育總局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19十一黃金周體育旅游精品線2019-09-26
- ·樂高樂園落戶四川 背后的默林娛樂是僅次于迪士尼的樂園巨頭2019-09-26
- ·三個文化帶:打好文旅融合這張牌2019-09-23
- ·旅游夜經濟,能否“越夜越美麗”?2019-09-23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