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和文化的關系
我國社會文明的進步和旅游發展,現在旅游界逐漸認同兩個基本理念:一、旅游是一種文化社會活動,旅游的過程實質上是旅游者的文化審美和文化比較歷程;二、旅游業是文化本位的經濟產業。同時,中國旅游在經歷了20多年的快速發展后,以觀光旅游為主的市場逐步向休閑度假、康體養生等多元化、中高端市場過渡,旅游產業進入系統升級新階段。因此,旅游景區的品質也必須適應市場的文化訴求和產業升級的大趨勢,并提供具有文化內涵和品位的旅游產品。
二、旅游景區文化提升的要素
旅游景區的美譽度、知名度,以及整體的旅游氛圍,都需要文化底蘊的支持,包括旅游形象、旅游景觀、旅游主題、旅游產品、游憩方式等。旅游景區文化包裝是指通過發掘利用該地的歷史文化遺存、宗教文化傳統、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其形象的塑造、品牌的打造、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從而達到提升目的。
三、景區文化包裝的策略
旅游設施和服務功能的完善僅僅是產業提升的基礎部分,景區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仍然依賴于文化提升,這是決定旅游者購買意愿的首要因素。如,我們在寧夏沙坡頭景區通過挖掘大漠文化和桂王城故事營造了傳奇色彩,以“說黃河文化,講神奇故事”極大地增強了景區競爭力;四川閬中依靠“風水古城??嘉陵第一江山”塑造了品牌;而云南安寧市溫泉鎮則經過“溫泉文化”包裝才名聲大噪。景區文化包裝是在現有資源和功能基礎上的創新運作。根據我們的經驗必須十分的講求策略,以保證其可操作性、受眾認同度和市場推廣效果。
1、表現本土文化,凝練景區主題
每個景區之所以成為旅游地,是因為擁有一個引發購買意愿的吸引核。這個吸引核喚起的是旅游者的期望。如果這一期望從游覽層面上升到情感層面,會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一個旅游地有明確的主題表現了獨特的本土文化,必然會極大地滿足旅游審美需求。我國許多景區出現同質化現象,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即在于此。
2、挖掘資源精華,打造品牌形象
品牌是什麼?品牌就是對市場最有影響和號召力的旅游形象。和任何行業一樣,在旅游行業中,眾多的產品最后總是整合后形成企業最希望呈現給顧客的最美好形象。不同的是,旅游景區可能有很多旅游產品,但它們只是有形的旅游消費的一部分,許多無形資源精華,如生態、環境、氛圍、文化等,也構成產品的重要內容,卻往往被忽視。
3、整合各種資源,形成系列產品
旅游形象和品牌是概念和印象,景區的旅游形象和品牌最終要落實在項目中實現。因此景區提升效果要選擇項目,圍繞主題,組合完成。
4、編撰故事,情景體現,策劃節事
如前所述,景區的提升和包裝不能僅理解為建設項目。有些地方大興土木的項目根本沒有文化積淀的基礎和文化傳承的功能,企圖以金錢堆積的“假大空”征服市場,如河南省新鄭斥資3億元,建造綿延21公里的所謂“中華祖龍”工程,其實就是21公里的水泥垃圾,毫無文化價值。景區提升和包裝更重要的是挖掘文化積淀,盤活非物質遺產,把旅游者和景區融合為一體,以體驗性、參與性使旅游過程成為審美創造的情景過程。簡單地說,就是觀光要有情景,休閑度假要有意境。我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環節:
(1)編撰故事
(2)情景體現
(3)策劃節事
5、市場炒作,推波助瀾
雖然地方文化審美比較性強(神秘感、獨特性),但往往只流傳在特定小區域內。要做大市場,必須炒作營銷,推波助瀾,形成品牌。例如北京大觀園原來是一個效益很差的景區,后來炒作了一個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廟會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最近又因新版《紅樓夢》電視劇演員海選活動的推波助瀾,收到了不凡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更多關于旅游品牌設計的相關研究成果,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