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維導語:《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其中強調要落實和優化休假制度,釋放文化、旅游、體育等消費潛力。
綠維文旅認為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延續“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基調,文旅消費成為重要抓手。旅游提振消費應該如何破局?
一、政策賦能:惠民利企紅利激發市場活力
在消費復蘇的浪潮中,“真金白銀”的惠民政策始終是撬動市場熱情的第一杠桿。
兩會期間,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提出應該通過設立專項扶持基金、優化稅收優惠政策等,有效降低中小企業創新成本;可由政府牽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等,搭建消費領域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咨詢、研發支持和成果轉化服務;鼓勵新業態試點,支持中小企業在文旅融合、健康消費等領域探索打造沉浸式、體驗式消費場景。另外,相關部門也應加強政策協同、統籌政策資源、優化政策落地機制,確保中小企業能夠及時享受政策紅利,同時加強企業間成功經驗分享,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為中小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提供有力保障。
綠維文旅認為依然應該使用政策利民的手段,通過消費券、門票免減等活動讓利于民,刺激消費者消費。
具體實踐:
“億元紅包大減免”:2025年,山東省推出“億元紅包大減免”活動,游客在景區、酒店、旅行社消費可享總額超2億元的優惠,預計直接帶動消費200億元以上。這一舉措不僅降低了游客出行成本,更通過“乘數效應”激活餐飲、交通、購物等關聯產業。
消費券精準投放:上海投入5億元發放“樂·上海”服務消費券,覆蓋餐飲、旅游、電影等領域。例如,旅游住宿券滿減比例高達30%,景區游覽券低至五折,通過“搖號中簽”確保公平性,兼顧普惠與效率。
門票減免與節慶聯動:東營市推出國有景區免首道門票政策,并配套“黃河大集”“周末請上車”等主題活動,以“免費+引流”模式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提升二次消費。
啟示: 政策需兼具“普惠性”與“精準性”,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政企合作形成合力,讓消費者“敢花錢”、企業“愿投入”。
二、業態煥新:從“門票經濟”到“體驗經濟”
傳統旅游依賴門票收入的模式已難以為繼,唯有創新業態,才能滿足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
兩會期間,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表示在沉浸體驗、數字演藝等新業態驅動下,出現了不少新的產品、新的服務,無論是紅紅火火的旅拍,還是日益成為旅游目的地標配的旅游演藝,抑或是鄉村旅游發展中涌現出的民宿產業,能否有效轉化為新模式還有待實踐檢驗。如果能夠得到持續深化、經住時間考驗,就能真正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模式。
場景打造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空間的氛圍化營造,即解決好“此人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此愿”的問題,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站在消費者視角而不是管理者視角考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數字技術、沉浸式體驗方式、消費參與儀式等的特點尤為重要。
創新路徑
夜間經濟點亮消費新時空:湖南銅官窯古鎮通過夜游演藝、燈光秀、主題市集,游客量增長30%,人均消費翻倍;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推出“科探奇妙夜”,打破傳統場館開放時間限制,以科技互動重塑夜間體驗。
主題化與場景化升級:安徽推出“皖南川藏線”“金寨紅嶺公路”等自駕線路,福建武夷山打造五條文化慢游道,配套“慢游卡”和攝影年卡,滿足深度游、個性化需求。
案例點睛
山東省文旅廳提出“百業+文旅”戰略,推動文旅與影視、音樂、研學等深度融合,打造“演唱會+文旅”“影視IP+目的地”等爆款場景。例如,刀郎巡回演唱會帶動“跟著演唱會游山東”熱潮,省內4A級以上景區同步推出135項優惠,實現“一場演出激活一座城”。
業態創新的核心在于“打破邊界”。無論是山東“齊魯號”旅游列車串聯16市資源,還是菏澤借《國色芳華》熱播推廣“牡丹主題游”,均以跨界融合實現“1+1>2”的裂變效應。
三、產業升級:從“粗放擴張”到“品質驅動”
旅游消費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鏈的全面升級。兩會期間,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洪新表示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提升產品供給能力,豐富消費業態和場景,可以極大激發市場活力。哈爾濱就是一個鮮活例證。近年來,哈爾濱牢牢把握“一業興、百業旺”的綜合效應,推出“冰雪+演藝”“冰雪+運動”“冰雪+民宿”等各類“冰雪+”產品,打造紅色鄉村游、生態演藝游、民俗美食游等多元業態。
山東省提出“景區煥新計劃”,推進泰山、曲阜三孔創建世界級景區,同時培育鄉村旅游集群,發展研學游、濱海度假等新業態,構建“四季不斷、近悅遠來”的產品體系。哈爾濱以發展文旅新質生產力為抓手,加快數字文旅建設,升級“暢游哈爾濱”智能平臺,推廣導覽智能機器人,探索人工智能應用,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等新型文旅服務,大大激發了游客的消費欲望。
升級策略:
科技賦能智慧旅游:武夷山景區引入人臉識別、AR導覽、共享健康椅,黃山打造“官方平臺”實現門票、酒店一站式預訂,九華山通過微信公眾號整合“吃住行游購娛”,智慧服務覆蓋率超90%。
服務標準化與品牌化:山東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嚴打低價游、強制購物等亂象;東營市推進景區智慧化改造,優化導覽標識、停車場等設施,以細節提升游客滿意度。
數據印證: 2024年山東文旅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7%,印證了“品質驅動”對經濟增長的強勁拉動力。
四、環境優化:從“流量爭奪”到“生態共建”
關鍵舉措:
信用監管與柔性執法:山東推行文旅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包容審慎對待新業態;江西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破解景區用地、融資等長期難題。
全域協同與區域聯動:重慶與四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出周末互游線路;長三角地區通過高鐵網絡串聯旅游資源,打造“3小時旅游圈”。
長遠視角: 優化環境不僅是“筑巢引鳳”,更是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可持續生態,讓文旅消費成為城市軟實力的象征。
五、未來展望:以“人文經濟”書寫消費新篇章
趨勢前瞻:
情緒價值與個性化體驗:游客從“看風景”轉向“尋共鳴”,非遺工坊、沉浸式劇場、定制化路線將成為新寵。
綠色發展與可持續消費:低碳旅游、生態研學、公益旅行等模式興起,文旅產業需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
結語
提振旅游消費,絕非一時一策之功,而是政策、業態、產業、環境的多維交響。唯有以創新為舟、以品質為帆,方能駛向文旅經濟的星辰大海。正如山東文旅廳所言:“一業興,百業旺。”在這場消費振興的浪潮中,每一處風景、每一次體驗、每一份服務,都將成為撬動未來的支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免責聲明: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歡迎合作
綠維文旅是文旅康養與鄉村振興EPCO綜合服務商,“四甲”規劃設計、建設總包、文旅運營全程服務機構。從2005年創立之初,便提出了“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的理念,經過十幾年創新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頂層設計、投融資、EPCO、招商、運營、智慧旅游、博物館展陳設計等全產業鏈多引擎驅動發展新格局。
從頂層設計到落地運營,綠維文旅形成了“運營為基礎、資源全整合、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的全流程操作的核心能力,將更好地為文化、旅游、大健康、體育、農業、教育、房地產等區域綜合開發及項目落地建設、運營管理提供全鏈全程的服務。
綠維文旅期待與大家的合作!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林峰視點:菜市場為何成為旅游打卡點?2025-03-31
- ·林峰視點:新質生產力與 “十五五”文旅發展2025-03-31
- ·林峰視點:如何盤活閑置文旅資產2025-03-31
- ·林峰視點:工業旅游對企業,不僅是形象宣傳2025-03-24
- ·林峰視點:千萬級流量重構旅游消費新場景2025-03-24
- ·林峰視點:旅游場景創新營造:看風景到入劇情2025-03-17
- ·林峰視點:親子旅游目的地—從主題樂園到自然課堂2025-03-17
- ·林峰視點:工業旅游成為文旅“新引擎”2025-03-10
- ·《新年戀愛申請請通過》熱映2025-03-10
- ·林峰視點:文旅新時代——情緒價值與AI賦能2025-03-10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