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維文旅:傳統村落如何改造更新?
綠維文旅導語: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應立足村莊現有基礎,開展鄉村建設。重點提出保護傳統村落集中連片區域,保護特色民族村寨,實施“拯救老屋行動”,這些意見意味著在未來的鄉村文旅建設中,需避免大拆大建,避免無效投入,要以尊重村落現狀為條件進行更為理性的項目建設和管理。
近年來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如何保存好傳統村落文化、讓古老的村落文化與現代城市文明相伴相生,已成為當代社會面臨的一個課題。傳統村落大多地處偏僻、經濟發展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但歷史風貌保存較為完整,歷史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因此,通過旅游保護與活化利用村落有形與無形的文化遺產資源就成為一種選擇。
那么,如何借助旅游發展手段,讓旅游帶動傳統村落文化具有自我保護與傳承的能力呢?綠維文旅認為,將傳統村落升級打造為鄉村旅游綜合體已經成為當下傳統村落的開發熱點,不僅可以吸引社會資本,更在本質上通過旅游的搬運效應,將城市的消費力帶到鄉村,從而有效帶動周邊鄉村的就業增加、產業升級、配套完善和區域綜合發展。
一、傳統村落與鄉村旅游開發
——旅游是發揮傳統村落價值的手段之一
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現存比較完整,具有較高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發展旅游是保護傳統村落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傳統村落現代化的一條特殊路徑。但并不是所有的村落都適合發展旅游。大多數傳統村落實際上不具備旅游吸引力,需大量的投資建設才能發展旅游,旅游利用難度較大;還有一些傳統村落建筑景觀破壞嚴重,錯落原貌逐漸消退,民俗文化逐漸消失,與普通村莊無異,已失去旅游吸引力,無法通過旅游發展保護村落文化。
因此,我們這里所說的通過發展旅游來保護傳統村落,源于村落的存在的三個基本特質:一是村莊肌理、整體風貌保存完好;二是房屋空置率較高;三是生態環境優良,旅游發展潛力好。這類傳統村落通過發展旅游,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村落的發展,給當地居民和政府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起到對村落的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展旅游過程中,要保護、發掘、活化,既要積極發展旅游,挖掘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又要防止過度商業開發,促進保護與發展良性互動。
——正確處理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
在鄉村發展旅游過程中,首先要保護生態環境,凸顯文化內涵;其次要落地村莊規劃,提升村莊價值;同時要重視鄉村治理,促進經濟發展。真正體現“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生活延續性”的保護原則。
——旅游綜合體激活傳統村落
內循環和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鄉村旅游消費升級,過去單一的農家樂、鄉村游等形式已不能滿足游客需求,通過對傳統村落的改造來打造鄉村旅游綜合體成為開發熱點,不僅可以吸引社會資本,更在本質上通過旅游的搬運效應,將城市的消費力帶到鄉村,從而有效帶動周邊鄉村的就業增加、產業升級、配套完善和區域綜合發展。
二、鄉村旅游綜合體
鄉村旅游綜合體與傳統的鄉村旅游不同,傳統的鄉村旅游只注重提供個人或少數工業因素,如飲食和生活。而旅游綜合體,幾乎涵蓋了旅游業的所有要素,是基于鄉村土地資源,以鄉村農業、鄉村工業等鄉村產業為導向對鄉村土地進行綜合的、合理的開發利用,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基礎設施、鄉村住宅、社會建設等生產生活要素集約配置的地域空間形態,是一種規模化、多功能、現代化、開放性的鄉村聚合空間。
綠維文旅認為,旅游綜合體的開發重點一是要確立綜合打造為指向,包括土地的綜合開發,產業的綜合發展,功能的綜合配置,目標的綜合打造等。二是要確立定位突破為先導,定位的突破包括區域功能定位和開發主題定位。三是要確立功能構架為核心,由核心吸引中心、休閑聚集中心和延伸發展中心三大部分構成。四是要確立操作運營為支撐,尋求專業化、落地化的高水平的智力支持,選擇特色化、創新化的高水準運營模式。
01、鄉村旅游綜合體的特征
從產業形態來講,它有四大特征:
—— 一、二、三產融合:
鄉村旅游綜合體不只服務于鄉村居民,也要服務于鄉村旅游者——城鎮居民,這就要求其必須具備城鎮與鄉村的多重復合功能。
—— 產村一體化發展:
建設鄉村旅游綜合體是旅游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相結合的有效出發點,有利于實現“生產與村莊一體化”。
——文化創意植入靈魂:
鄉村旅游綜合體是鄉村休閑旅游的主題聚集空間。通過不同的主題定位、文化提取、創造性植入塑造人格和靈魂。例如,袁家村,鄉村旅游的第一“網紅”,她的靈魂不僅在于活化文化,而且在于突出關中民俗文化的特色,不斷創新關中民俗旅游。
——承載新的生活方式:
鄉村旅游綜合體是鄉村旅游由單一觀光旅游向綜合休閑旅游升級的產物。它也是人們生活方式轉變的產物。隨著旅游度假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高收入群體擁有“第二居所”。城里的房子以滿足工作、日常居住需求為主,被稱為“第一居所”;第二居所,“不是城里的第二套房,而是村野生態公社里的第二種生活”,用來滿足“回歸鄉野、滋養心靈“等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及享受。鄉村旅游綜合體的居住類產品,成為人們“第二居所”。
02、鄉村旅游綜合體規劃方法
——規劃中加入“人”的要素
鄉土文化需要通過原住民來傳達,他們的衣著、言行舉止都承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旅游者只有通過與他們的親身接觸,與他們共同生活在鄉村中,體會原住民的生活氣息,才能真正了解鄉村社會。
——鄉土建筑要富有地域特色
鄉村聚落及演變發展是經文化、地理氣候、歷史、宗教沉淀下來的產物,鄉村建筑則是鄉村聚落物質空間的載體。鄉土建筑亦是鄉村旅游中一個重要部分,是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載體,反應出鄉村的整體風貌,蘊含著濃厚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對鄉村旅游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是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構建多業態鄉村產業
鄉村旅游中鄉村產業的單一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鄉村旅游理解的局限,另一方面是缺乏詳細的產業規劃。
鄉村旅游被片面的理解為“農家樂”、“鄉村游樂場”,對鄉村旅游理解的局限主要是缺乏科學性的指導、對鄉村產業的認識不足以及鄉村開發吸引力匱乏,同時帶來設施的使用周期短、阻礙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等問題。從鄉村旅游的發展來看,歸根結底是缺乏對鄉村產業的總體布局,對鄉村產業規劃缺乏細致性的劃分。鄉村旅游的產業發展,不僅要依托于當地農業生產,還要完善其第二和第三產業,引導發展多樣化的產業融合,實現構建多元化健康產業的目標。
——深度挖掘農業價值
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農業被視為主要產業,但它具有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作用的同時還具有生產、生活、生態價值。生產價值就是指其農業價值,在生產農產品過程中所產生的所有價值。生活價值主要體現在對傳統農耕方式的追求,如今都市群體對鄉愁的向往與日俱增,農業的生活價值亟需發展。
——專業化引導鄉村旅游
鄉村旅游規劃是一門產業也是一門專業技術,旅游景點的規劃設計、產業布局、旅游產品的開發都需要專業人員的控制與規劃,因而為了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就需要加強鄉村旅游的專業型和科學規劃與管理,加強專業人員對鄉村旅游業發展人員的培訓和引導。
——風貌景觀環境有待改善
鄉村景觀是一個自然生態的物質環境,農耕文明形態和人文生態環境共同作用下的生態共合體,鄉村景觀環境就是一個地域特色的標志性產物,它會體現出鄉村的地域性和差異性。然而如今鄉村的景觀環境卻遭受外部的影響與污染,國內的環保問題主要來源于工業和農業的污染,在此背景下,鄉村的建設要以保護景觀環境恢復生態為重。
三、綠維文旅傳統村落改造案例
綠維文旅多年來致力于創新鄉村規劃路徑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了景區型民宿接待村、全國首批村莊規劃示范——富泉村,旅游引導的新農村建設典范——蒲昌村,空心村改造典范、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賽罕烏素村,藏式新農村建設典范——直崗拉卡村等經典案例。
富泉村
綠維文旅提出了落地可行的三農解決方案,在“不大拆大建、就地改造提升為主”的原則指導下,保護古村落的原貌。改造不僅在建筑功能上滿足了村民生產生活需求,還在旅游服務上突出特色,達到旅游接待的功能,保護了村莊的原始風貌,傳承了地方歷史脈絡,重現了村莊價值。助力富泉村成為全國首批28家村莊規劃示范之一,入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中國新農村規劃示范案例集》,并榮獲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U展閱讀:綠維創新村莊規劃,就地解決三農問題)
富泉山居效果圖
賽汗烏素村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賽汗烏素村是海南區2000年的移民擴鎮工程,村落風貌單一,業態單一,農民致富途徑少,致富欲望強,屬于空心村,被規劃為農區(北片)危房改造集中區和村莊整治示范村。但是烏海市水土光熱資源得天獨厚,是媲美新疆吐魯番的優質葡萄生產基地,當地政府把葡萄種植業及相關延伸產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結合賽汗烏素村的實際情況,綠維文旅提出了”農企結合、旅游引爆“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并采用了“三心四化”打造手法,即核心吸引中心、休閑聚集中心、居民居住中心,生活產業化、生產服務化、民俗風情化、主題景觀化。
經過改造的塞罕烏素村,已經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新村示范區項目,不僅受到當地政府及村民的一致好評,還被多家媒體關注報道,已成為內蒙地區“十個全覆蓋”工程中旅游引導的新型農村典范,并入選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小鎮、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名單。(擴展閱讀:從“空心村”到“紅酒小鎮”—綠維綜合改造的賽罕烏素村入選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
如今,賽汗烏素村成了知名的旅游村,法式風格的民居整齊而美觀;筆直的道路通到居民的房前、屋后;寬敞的文化廣場周圍不僅有綠樹環繞,還有精巧、別致的游廊;再結合具有濃濃鄉土氣息的花壇、庭院廊架,和村民臉上綻放的笑容,構成了一幅幸福的村居圖。
院落改造前
院落改造效果圖
文化廣場效果圖
沂蒙傳統村落:紅嫂之鄉
在沂南傳統村落紅嫂之鄉,科學的旅游綜合開發模式讓閉塞老區因為文旅融合而風生水起。綠維文旅在《山東沂蒙紅嫂影視旅游區總體規劃》提出“文化+旅游+影視+產業+城鎮化建設”五位一體的融合發展模式。以沂蒙山水生態為基底,以沂蒙紅色文化和紅嫂精神為核心,承載山東黨性教育基地的培訓學習功能,以影視文化的極致化創新互動游樂體驗為引爆點,以山地戶外運動休閑和健康養生為延展,通過旅游休閑度假與沂蒙影視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國內知名的集紅色教育基地、影視產業基地、影視文化旅游、古村鄉村旅游、山地運動休閑于一體的沂蒙紅嫂影視旅游度假區。(擴展閱讀:文旅融合,打造紅色研學的“沂南”樣板)
紅嫂之鄉已拍攝了近300部影視劇,年接待游客達60萬余人次,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紅萊塢”。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影視基地舉辦了首屆紅色文化旅游節,國慶節的第二天便迎來了客流高峰。“紅色旅游+影視旅游+鄉村旅游+文創產業”于一體的綜合度假玩法受到市場的認可。
以傳統村落為主的葡萄溝5A級景區提升改造
綠維文旅在以傳統村落為主體的葡萄溝5A級景區提升改造項目中,以民俗傳說青蛙(維吾爾語為帕喀)故事為要素,構建具有濃郁民俗風情的鄉土文化街區帕喀巷,通過對入口標準性景觀同道路環境以及民居進行整體改造,保留當地建筑特色,還原村落原鄉文化,結合文化元素構建旅游景觀空間,完善街巷旅游服務功能,對民居建筑進行了特色化、情景化與體驗化營造。
帕喀巷整體景觀改造設計效果圖
浙江千島湖鰲山漁村
鄉村環境是帶動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在浙江千島湖鰲山漁村落地案例中,綠維文旅從鄉村“顏值”入手,提出“鄉村旅游綜合體”這一理念,通過鄉村建筑和景觀的深度設計,對鰲山漁村進行全面的顏值改造和提升,帶動當地的旅游發展,實現鄉村的振興。(擴展閱讀:鰲山漁村:從“顏值”入手,打造鄉村旅游綜合體)
對鄉村顏值的打造,項目組重點從建筑和景觀兩個方面進行形式上的創新:一是在現有風貌的基礎上進行建筑分類,區分需要改造的建筑和需要修復修整的建筑,針對于立面改造的建筑,結合當地的材質、建筑色彩和文化挖掘進行整體改造保證,在保證功能不受影響的基礎上,使整個空間統一于整個建筑風貌中;二是景觀依托現有的生態本底作為基礎,結合當地的植被、石材等進行創新性設計,因地制宜,減少對山地、湖泊、田地及種植的生態破壞,保持生態景觀的原真性。
民宿1改造前現狀與設計圖
民宿1改造后現狀
民宿2改造前及設計圖
民宿2改造后實景圖
民宿3改造前原狀
民宿3設計圖
民宿3改造后現狀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綠維文旅又一“幸福慢村”項目成功簽約!2021-08-03
- ·“鄉村旅游+”,到底加了啥2020-04-14
- ·“網闊天地,大有作為”——鄉村致富新玩法2020-01-06
- · 村莊布局設計要點解密2019-12-11
- ·干貨丨逆城鎮化為鄉村振興開路2019-11-19
- ·國土空間規劃系列改革,旅游規劃怎么編?2019-11-06
- ·農村用地重大突破,將顛覆康養項目開發模式!2019-10-25
- ·深化“夜態”構建,激活鄉村“夜經濟”2019-10-24
- ·“+文創”解鎖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2019-10-22
- ·美麗鄉村建設下農旅融合發展路徑2019-10-1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