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9zswd"><source id="9zswd"><menuitem id="9zswd"></menuitem></source></rp>

    1. <table id="9zswd"></table>

      打造“網紅”,這個案例必讀!

      2019-12-06 綠維文旅 標簽:網紅 案例

      近日,故宮學院院長、原故宮博物院“掌門人”單霽翔圍繞故宮品牌打造歷程,公開分享了獨門心得。

      image.png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單霽翔,我來自全國流動人口最大、常駐人口最少的一個“城市”——紫禁城。我是在2012年1月到故宮工作的,這里有很多的世界遺產、世界之最,同時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筑群、中國文物藏品第一寶庫、全世界來訪關注量最多的博物館,但是,這些世界之最對于每天進入故宮的觀眾來說是最重要的嗎?

      到這里工作以后,我感覺到這些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進了故宮看到大部分區域都沒有開放,99%的文物沉睡在庫房,我們只能跟著導游的小旗盲目往前走,導游給我們一點時間看看珍寶館、到御花園休息休息就吃飯了,這些世界之最對觀眾來說是不重要的。游客是懷著期待而來的,很多人一生就來一次,他們走出去的時候可以獲得什么,我覺得這才是更重要的,我們應該有更多的人文關懷,更能講好故宮的故事。

      一場“宮變”

      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最初的改變是從門前的廣場開始的,以前門前是商業化的廣場,我們先把廣場進行了整治,這樣清新、莊重、典雅的廣場讓大家可以走進去。過去大家最受罪的是排隊買票,排隊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往往要擠到窗口買完票之后還要安檢、存包。所以要改,我們當時就把目光集中在西面這邊長長的槽房,這個槽房是租出去的,租房的人辦了一些格調不高的展覽,當時辦的太監展、刑具展,跟故宮文化沒有什么關系,20塊錢一張票,買了票的人覺得上當,都批評故宮博物院,我們就申請上級部門把這排房子交給我們管理,我們接手以后進行了整治,先把它做成了售票處,一下開了32個售票窗口,人們到故宮博物院三分鐘可以,這樣就省了很多的時間,省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用這個時間看展覽,對觀眾、對我們都可以受益。

       

      image.png

      廣場正門改造前后

      再一個是門難進,明明有三個大門,但是買票的觀眾只能走兩邊的小門,中間的門不能走,中間的門只能走貴賓的車隊,這樣造成了兩邊總是排長長的隊,中間總是空的。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個東北老大爺,他說他一輩子只能來一次故宮,來之前晚上做夢都夢見自己像個皇帝一樣從中間的門進去,但是來了之后只能從旁邊的門進去,很是失落。于是,我們就跟有關部門商量說,我們的機動車能不能不開進故宮博物院,他們說不行,我就跟他們說我去過英國的白金漢宮,日本的皇宮等等,包括我們國家領導人也都是在外面懷著對別國人尊重的態度走進這些博物館,走進世界遺產,故宮博物院為什么可以開車長驅直入?

      后來,我們就發布公告說機動車一律不能進故宮博物院。當時來的第一個客人就是時任法國總統的奧朗德,我們請他下了車,給他講我們的故事,他說這種高高城墻古建筑所帶來的壯美會令他終身難忘。過去,我們很多外國總理是開車進來的,就沒有這種感受,我們也要保護他們的權益,所以從那以后所有的來賓都在午門下車步行進來,這樣三個大門都打開了,想當“皇帝”就可以走中間了。

       

      image.png

      “攔門人”單霽翔

      過去驗票也是這樣,需要安檢把安檢機往門洞里面放,驗票排隊,安檢也排隊,這完全是人為的,于是我們移走了安檢機,這樣觀眾可以順暢走進故宮博物院。這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啟動了一場管理革命,我們究竟是以自己管理方便為中心,還是以觀眾為中心,如果是以自己管理為中心,我們就會設置很多人為的、不方便觀眾的事情;如果以觀眾為中心,我們就要改變。驗票安檢還是需要的,把它放在兩邊,不堵正門,一邊12個口,增加12個口之后就不用排隊了,就是這個理念改變了,廣場就改變了。五年前我們的廣場就是人們在這里安檢、驗票、廣播,今天8分鐘、10分鐘大家有序走進了故宮博物院,心情好了,體力也好了。

      image.png

      驗票口改造前后

      但是往前走心情是不是真的好,也不一定,人們經常抱怨這么大的故宮博物院連個椅子都沒有,老讓他們坐在鐵欄桿上。這就要研發適合故宮博物院這種大流量、頻繁使用的椅子,紅墻黃瓦下的椅子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研發了這種椅子,首先,這種椅子第一個特點是結實,已經四年多了,再也沒有發生損害游客椅子問題;第二,椅子是實木的,坐在上面很舒服,但是躺不下來(中間有扶手),顏色跟故宮的顏色也很協調。我們第一年就做了1400把椅子,每年隨著開放區的擴大而新增新的椅子,現在故宮博物院有11000名觀眾可以坐下來休息的椅子了。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的開放區地上沒有一片垃圾,跟我們圖書館一樣,過去我們地上有很多的垃圾,那個時候我們也是一出去就撿,我們自己的員工來掃地,他們掃的不干凈我們都不敢說。這個的改善一定要用制度來保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購買了服務,讓中標的單位做到,當一片垃圾落地后要在兩分鐘掃掉,這看來很嚴苛,但其實受益的是我們中標單位的員工。因為,人們看著這么干凈整潔的故宮都不忍心亂扔垃圾,環境的確是會影響人的,所以他們的工作量大大減少了。

       

      再有就是人們抱怨一層層的大殿都是黑的。為什么不能點亮?我們過去總是耐心解釋這是木結構,不能通電,不能長期燈光照射,道理是這樣,但是很不方便,時代進步了,科技發展了還可以這樣嗎?我們選擇了LED的冷光源,不是一組組的燈光照射,而是把光線調到散射的狀態,開燈的時候兩邊有工作人員守住。反反復復一年半以后,我們對外宣布了點亮了紫禁城。過去我們的制度設計這些殿堂每三個月要保潔一次,現在兩個星期要做一次,因為大殿明亮了,有臟東西都看得清清楚楚。這就告訴我們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游客有知情權,當有游客監督的時候你才會把文物保護的更好,不是人們看不見就是把文物保護好。

      image.png

      被燈光照亮的內殿

      我們作為一個古建筑群,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大家都知道巴黎圣母院在今年因為火災遭到了重創,我們國家景區每年也會有一些火災,這些地方的著火對于我們都是警示。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博物館比我們承擔的責任還要大,2200棟木結構的古建筑。為此,我們要不斷加強我們保護的力量,我們設了5個中控室,有65個大屏幕,連接了3300個高清的攝像頭。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幾百個攝像頭夠了,故宮這么復雜的地形地貌需要強大的系統,加上動態的、靜態的、可移動的攝像頭進行監測。

      還有不斷提升我們的防雷設施,我們這個地方經常打雷,為此,我們研發了新型的消防裝備,一般大型的消防裝備在故宮小的庭院和巷道里是進不去,我們就研發了小型的消防裝備,另外,全體員工還必須參加消防運動會提高消防技能,每年都要舉行大型的實戰演習,這樣才可以在發生火情的時候把文物搶出來,特別是把傷員搶救出來,一旦發生火災他們會迅速沖入室內把明火滅掉,這樣強大的消防力量確保一旦發生問題可以及時撲救。

      更重要的是不能發生問題,我們要做預防性保護,我舉一個例子,室外整理的時候我們拆除了135棟臨時建筑,有59棟彩鋼房,再比如我們行政處600人吃飯的大食堂拆掉了,我們庫房被拆掉了,西部審計室、機械辦、預算處的全部拆掉了。

      還有的是,這個地方叫南三所,非常漂亮,我們幾十年的老員工都沒有看到這個是什么樣子,我們建了溫室大棚,在初春的時候把花卉送到故宮博物院,每年深秋送回養殖中心,花房沒用了我們就把它拆掉了,人們才看到南三所是什么樣的,就是一點一點改變環境。我們實現了我們的一個諾言,2014年初我們對社會宣布我們要把壯美的紫禁城交給下一個600年,2020年紫禁城600歲生日,我們希望大家再進入故宮博物院看到的都是古代的建筑,沒有任何一個影響安全的現代建筑,我們做到了。

      但是作為觀眾走在故宮博物院,他可能更關注的是自己的腳下和自己的身邊,2017年以前故宮所有的道路都是1971年文化大革命鋪的柏油瀝青的地面,包括太和門廣場,小廣場都是水泥做的磚,時間長了坑坑洼洼,綠地養護的不好,還有高高低低的井蓋都要改變,所以我們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恢復了歷史景觀,今天大家到故宮博物院可以看到的所有廣場都是石材地面,鐵欄桿都沒有了,綠地養護更好了,但是為什么做了兩年半?我們想要把那些井蓋做平,坑坑洼洼,高高低低的井蓋很危險,我們要把它做平,我們要不斷的申報,關鍵是數量太大,我們兩年半做完之后數了數,一共修復了1750個井蓋,今天故宮所有的井蓋平平整整。過去人們過去人們腳下的危險的井蓋、管道、瀝青的地面、水泥的地面坑坑洼洼,現在沒有了。

      過去我們的屋頂上長了很多的草,非常影響美觀。于是,我們決定對雜草宣戰,但不是拔掉就可以了,而是要把一片片的瓦揭開,把草根拔出來,前前后后做了兩年,我們終于可以對社會宣布,故宮博物院1200棟古建筑沒有一顆草,做一個井蓋、拔一顆草是很簡單的事,但是放在故宮這里需要棄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傊?,我們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讓大家看到藍天、綠地、紅墻、黃瓦的場景。

      image.png

      藍天、紅墻、黃瓦

      打造智慧故宮

      和我們廣東省博物館不同的是,故宮博物院從一個展廳到另外一個展廳是一個室外的空間,這應該是一個連續美麗的過程,需要美化,大家春天在這里可以看到牡丹,夏天可以看到荷花,秋天能看到銀杏、冬天可以看到臘梅,為此我們做了尋花圖。

      image.png

      (來源:微故宮)

      我們還和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5G故宮,全天候監測可移動和不可移動物體的狀態。大家到故宮后,只要打開手機相應程序就可以知道每天有多少展覽,每個展廳有多少人看,看哪個最合適;若是要上洗手間,就知道哪個洗手間離我最近;若是要喝茶,就知道故宮有多少個茶室,若是要買文化創意產品,就知道我要買的口紅在哪里買。

      剛才我說這些其實都是很簡單的事,整治了、保持了就可以,都不是真正的挑戰,故宮博物院真正的挑戰是什么?就是要為每天大量進入故宮博物院的觀眾服務好,我們的挑戰嚴峻性在于觀眾增加的速度太快,2002年觀眾700萬,但是過了十年,到2012年故宮博物院的觀眾1500萬,十年增加了一倍,成為全世界觀眾最多的博物館,我就是這一年到故宮博物院工作的,我經歷了這一年驚心動魄的觀眾接待的場景,觀眾最多的一天是這一年的10月2日,一天進入了18萬2千的觀眾。

      所以我們覺得要有所設計和平衡,平衡觀眾的數量和他們參觀的感受和文物的安全,我們用了四年的時間把觀眾增長的速度放緩,等待開放區的擴大。到2016年,故宮開放區從2002年31%,到2011年48%,到2016年76%,大部分區域開放之后,我們才要觀眾每年增加幾十萬,2017年故宮接待1670萬觀眾,世界第二名還是法國的盧浮宮,它那年是830萬,接近我們的一半。壓力還是很大的,如果一天接待4萬觀眾的話很輕松,如果接待8萬觀眾就飽和了,如果接待18萬觀眾就崩潰了,每到這個時間我們總是嗓子都喊破了,告訴人們不要推,不要擁擠。如果發生了推搡,整個人群瞬間就會發生問題,所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們思前想后,最后唯有一個辦法,就是削峰填谷。我們在全年客流量曲線圖上畫了一道線,每天只接待8萬名觀眾,但是不能一宣布就做,要知道,人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到故宮博物院前面發現沒有票就會很糟糕。我們在淡季的時候,通過一輪輪大學生、公交司乘人員的宣傳,到2016年里,我們終于實現了限流成功,更多的人選擇淡季過來,這個成功讓我們很受鼓舞。

      于是,我們決定分流,不要觀眾在一個時段進入故宮,我們采取的辦法是網上購票,告訴觀眾在家里買票,十天之內可以預約,如果不來可以免費退票,即便是這樣,2014年只有2%的人預約;加大宣傳后2015年是17%的人預約;2017年國家批準使用微信預約,觀眾網上購票率瞬間超過70%。在手機普及率、網絡建設越來越好等相關紅利下,大部分人都學會了網上購票,于是,我們決定實施全網購票,關閉了售票機構!人們到廣場上沒有買票的,大屏幕告訴他們怎么手機買票,大部分人都是預約,更不用擔心時間,這樣我們就實現了限流。當時有媒體告誡我們,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老齡人不喜歡網購和預約,我們就在廣場設了五個票務服務臺幫助老年人,其實他們有的是時間,先進的設備學的比我們還快,實際上很少有老年人來服務臺咨詢,真正來咨詢的都是中年人,還有一些外國人,這個沒有辦法,英國人也不會、美國人也不會,我們還要教他們怎么過現代化的生活。

      修好古建筑、古文物

      解決人們的參觀問題后我們還要擴大開放,但前提是要把古建筑修好,我的前任故宮博物院鄭欣淼院長他剛上任就宣布用18年的時間把故宮1200棟建筑物全部修好,現在已經修建工程的第17年了,第一個修的是武英殿,當時是國家文物局交流中心使用的。西部的慈寧宮也是國家文物局使用的,就是我們今天的雕塑館。鄭院長在位十年還做了一個非常偉大的事情,那就是他把當時盤踞在這里面的13家政府單位一家一家地請走了,這是個很難的事情。因為我們既不收房租,又不收水電費,都是上級單位都不走。當時,13家單位里面有7家國家文物局的單位,故宮有很多不開放的區域被占了,我從一上任接手負責那七家搬走,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你要給他資金和房子。

      image.png

      我們還糾正了很多歷史遺憾,比如建福宮的后花園,內務府說是因為地線引發了火災,但其實更多人相信是太監偷東西把現場燒了,而現在我們把它修好了。我們還有一項使命,那就是收復紫禁城外面屬于我們管理的房子,比如大高玄殿,2014年還給我們的時候那叫一個一片狼藉,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拆除,現在終于可以開放了。

      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文物藏品修好。關于這部分的工作有一部叫《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片子詳細地記錄了,它的影響很大,豆瓣評分超過了《舌尖上的中國》,但最令我意外的是,這部片子點贊人群最多的是年輕人,這是部典型慢節奏的片子,原來我以為年輕人只喜歡打打鬧鬧的片子,沒想到這部片子真正打動了他們。從這個片子一上映,要來修文物的年輕人迅速增長,今年我們要招88名新員工,但是卻有4萬人報名。我想說一下的是,真正要來故宮修文物是要做好吃苦準備的,不會像片子里面那么浪漫,你要擇一業、忠一生,我們要更好宣傳我們的工匠精神。比如在這部片子中被譽為男神的王津,面對已經誕生200多年、極其復雜的機械構造鐘表,他依舊可以把它們重新聯動起來了。幾十年里,他修了300多座西洋鐘表,這個片子上影第二年,有一天,他跟我說他要到美國去,我問為什么?他說他獲得了美國電影白金獎,要到休斯敦把獎杯領回來了。“我什么都沒有演就獲得了。”他這么說。

      image.png

      新時代修復文物的理念在變,我們修復文物的研究也在加強。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身上的歷史信息,就像我們人得了病,到任何一個大夫手里都不會馬上打針吃藥,要診斷治療。我們對文物也是一樣,為此,我們建了一座文物醫院,我們匯集了200名文物醫生,他們有一半都是從事分析、檢測的科學家,這個醫院一建立,國際文物修復協會就把全球唯一的培訓機構設在了中國,設在了故宮博物院。過去四年里,我們培育了37個國家上百名的文物修復工作者,這些文物進入醫院要建立病歷進行體檢,比如,這個文物是商代的,它的核心比例是什么,通過什么方法治愈,一個清晰的治療方案做了之后才可以送到非物質遺產傳承人手里面。

      我們還有分子結構的設備,這兩年增加了100多臺3D打印的設備,熱性能處理的設備,這個是全球最大的文物研發CT機,當這些儀器設備加盟進去以后,我們的文物修復水平簡直如虎添翼。比如這里的一幅畫,它曾經掛在符望閣的墻上,有5米多高,但取下來的時候已經碎成上千片了,于是我們利用計算機系統輔助設備科學修復,一年后,這幅畫作起死回生,我們這才知道它是清朝董誥的作品。

      再比如說唐卡,古代人使用什么材料、什么技術,不了解就容易把它修壞,我們故宮收藏的2000多個唐卡都不敢動,今天我們掌握了這個技術,這個是養心殿的54塊唐卡,修他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它的身上有25層的堆繡,在它的身上有32幅不同的材料,串聯有682顆小珍珠,這些小頭像放大20倍以后,鼻子、眉毛、嘴都清楚了,放大了之后清清楚楚,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驕傲說,全世界真正可以修復唐卡的只有我們。我們為這個醫院建立了23個科技實驗室支撐我們的文物修復品牌,大家關注我們的文物修復,我們就把文物醫院開放了,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修復的場景,看到我們修復情況的展覽。

      我們還有一個工作,研究好這些文物的歷史、科學價值。故宮有450名高級職稱的研究人員,一些老先生已經退休了,他們一生的經驗是最寶貴的,為此,我們成立了故宮研究院,下設28個分院,這樣80多歲、90多歲的老先生在那里,他們的精神傳承下來。十年前,我們發現了兩個大箱子,打開才發現是乾隆皇帝寫的詩,有28000首,但說實話,他的詩不好背,不過他在詩句里詳細記錄了自己的身邊事,所以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image.png

      打開紫禁城

      我們環境整治了,古建筑修好了,文物研究了,我們有條件開放更多的區域舉辦更多的展覽,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事直接推進了我們的進程。長期以來,大家走進故宮博物院會走進前面三大殿,但是突然有一天大家開始往西邊跑,媒體有一個名詞叫“故宮跑”。原來大家是要去《石渠寶笈特展》,觀眾說你們怎么搞的,辦一個展覽還要我們跑,我當時趕快承認錯誤,連夜和團隊做了20個牌子,第二天早我們便把牌子立在廣場上了,然后一個小時之后,我們舉辦了開幕式,就是入場式,人們帶著胸牌,一組組入場。之后再也沒有發生“故宮跑”事件,后來我發現,全世界博物館入場舉辦入場式的只有故宮博物院。

      image.png

      《石渠寶笈》(來源:故宮博物館官網)

      對于排了幾百、幾千米的隊伍,我們會每隔幾十米就豎一個牌子告訴他們需要多長的時間排隊。觀眾說能不能晚一點閉館,我那天跟大家承諾說要讓最后一個觀眾看完了才閉館。結果到了晚上,大家都說怎么沒有水,我們馬上打開餐廳燒了茶給觀眾傳上去,后來他們又說餓了,我們又開了餐廳,把所有的方便面全都拿出來,一直弄到深夜四點,直到最后一名觀眾走出去。那時候,我們深刻意識到,我們不能再把99%的文物鎖在庫房里了,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擴大故宮開放區域。過去,故宮只開放30%,到2014年是52%,2016年是76%,現在已經開放到了80%,這樣很多過去是非開放區的,現在都已經是展區了。

      這些年,我們都是很忙的,比如說印度的雕塑藝術展、阿富汗的國家寶藏展、法國的十八世紀的絲綢之路展、千里江山與歷代清綠山水畫特展、摩納哥展覽等等都在故宮博物院舉行。今年1到3月,我們在這里更舉辦了“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這改變了過去很多人進故宮博物院盲目往前走的局面。

      image.png

      “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 (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2014年開始,我們推開了一座座的大門。這是隆宗門,過去我們從來沒有打開過,它的開放意味著廣闊的西部區域第一次開放,西部區域很寬闊,我們員工把它叫“女性的世界”,我認為應該加上兩個字——“退休女性的世界”。因為這里面住的都是皇帝的母親,她們很有時間,在這里建了很多的佛堂,里面有慈寧宮,有后花園,我們在這里面開了五個雕塑的展廳,把故宮博物院12000個長期在庫存里面睡覺的雕塑放進去。比如這兩尊北齊的菩薩,幾十年在南城墻的墻根站著,每次我走過的時候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我們的菩薩臉色、表情都不好,現在放在展廳里,菩薩的臉色和表情瞬間都好了。

      還有一次,我在庫房里被嚇了一跳,我看到有一個人在庫房里躺著,仔細一看原來是個兵馬俑。于是,我們趕快給它進行了修復,把它展示了出來。這告誡我們,當我們的文物得不到呵護的時候,它們是沒有尊嚴的,只有得到了保護,得到了修復,面對觀眾的時候,文物才會神采奕奕,才會光彩照人。那時候,我們下定決心,等紫禁城600歲生日的時候(2020年),我們一定要讓每一個收藏的文物光彩照人。

      西面的壽康宮后來也開放了,剛開放的時候吸引了很多年輕的觀眾,說是甄嬛住過的地方。但其實在這里面住的最長時間是崇慶皇太后,乾隆皇帝的母親,我們根據古籍把她居住的家具按照原狀復原,乾隆皇帝每天在這里請安看到的室內情景應該就跟今天觀眾看到的情景是一樣的。

      image.png

      慈寧宮內景

      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開放了故宮里面所有的花園,兩個明代的,兩個清代的全部都開發了,最后開放的是慈寧宮花園,106顆大樹讓整個環境顯得格外幽靜,包括花園里面的佛堂也對公眾展示了。另外我們開放了城墻和角樓,比如說東華門保存了大藏經,我們小心翼翼取下來進行了維修以后,建立了大型的豎版的倉儲式展覽,我們城門變成了一座一座的博物館,東華門是古建筑館,今天它們得到了展示,我們搭了二層的平臺,人們可以登上二層的平臺近距離看彩繪,都是第一次展示,每天都有同學們在這里上課。

      我們開放了神武門,原來上面有兩個大型的展廳,當人們走出展廳,他們可以不走出神武門,可以走向城墻,走向王府井方向,走向天安門的方向。沿著城墻走還會有驚喜,我們做了一個虛擬現實的片子,我們把它建成了數字博物館,這是全世界博物館中最好的數字博物館,不單是技術先進,關鍵是所有的項目都是深挖文化資源的原創,人們可以跟我們1200座古建筑對話,可以參與我們古器物的互動。

      image.png

      (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我們開放了暢音閣,這是中國最老的一座戲樓。要知道,這些木結構的古建筑要經常使用反而會更加健康。于是,我們把它建成戲曲館,在里面演出中國傳統的戲曲。

      image.png

      我們還修了寶蘊樓,這是1914年成立的古物陳列所,是故宮博物院早期院史的陳列館。故宮博物院建院90年有非常坎坷的歷史,特別是日寇侵華的時候,故宮人先是把文物運到了上海,1936年12月到1937年1月又把它運到南京,然后又西遷,最遠到了安順貴州,七年零五個月,故宮人守護這些文物,1945年日寇投降,1947年重新運回南京。奇跡的是,從北京運出的文物一項都沒有少!這是二次世界大戰保護文物的奇跡,也體現了我們故宮人鍥而不舍的精神。

      故宮每任院長都承擔了非常重大的安全責任,每個院長推動工作都付出了極其艱巨的努力,但每個院長都沒有“好下場”。我們第一任院長因為盜寶案下臺,我的前任院長因為進了一個小偷也下去了,前任院長的前任也是因為兩個小偷的一把火下去了。這是一個高風險崗位,有今天沒有明天。平常說做一件事情要萬無一失,我們是一失就萬無,珍貴的文物沒有了就要下臺,你對不起這個責任,也對不起民眾和國家。但是我們真的有這個能力嗎?真的可以承擔這個責任嗎?我們今天真正找到了出路,我們長期以來的思維方法是不對的,文物部門把文物保護視作自己的專利,我責任不大,開放的區域越小越安全,大部分不開放。今天我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保護文物的權利,都有保護文物的責任,只有把保護文物的監督權、參與權、知情權交給每一個觀眾文物才會更安全。

      舉一個例子,這個地方叫太和殿,人們每次只能往北走,很多人問過我們,故宮為什么沒有樹,過去我們只有說再往北邊走到御花園就有樹林了。實際上,太和殿旁邊有兩個小門,從來沒有打開,人們出了右邊可以看到18顆300年樹齡的樹。今天我們整治了太和殿兩邊的環境,人們這才恍然大悟道,故宮原來有這么好的生態景觀、有這么豐富多彩的展覽。那么,第二次來故宮、第三次來故宮就不會再按照過去這么走了,這對我們意味著什么?過去,故宮只開放30%的時候,每天下午5點半觀眾離去,我們有250名員工清場,今天開放了80%的區域,我們有700名員工進行清場,每個人手里面有一個接觸器,每個窗戶、每個門、每個角落清場,我們建立了強大的安全系統覆蓋了整個故宮空間,8年前的小偷就是從開放區進行了非開放區,推開了一個窗戶躲過了清場。現在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因為整個故宮都是一個清清爽爽、開放的、干凈的環境。只有把權力交給社會來守護,故宮博物院才會是最安全的,我們認識到來這一點,于是才有幾十年來,第一位院長的平安退休。

      我們要繼續擴大開放,去年我們盯上了倉庫,這個庫房平時存放著我們一些常用的物料,但這些物料并不是必須放在故宮里,且占用了地方,觀眾得不到參觀外。于是,我們在外面建了建材基地,把物料移了出去,對原有倉庫進行了修繕,把故宮2600多個精美明清家具存放進去,拿出來給觀眾展示。家具館里有庫存式陳列的、也有情景式陳列的,總之,讓每一個家具都光彩照人,得以展示,也讓觀眾看到更多的藏品。

      數字故宮

      我們也知道開放再多的區域,舉辦再多的展覽,到故宮參觀的觀眾仍然是全球很少的一部分,我們要成為億萬瀏覽的博物館就要靠數字技術。前年,我們網站的訪問量是8.91億,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觀我們的博物院,我們把青少年版本的網站做的更加活潑,希望他們自愿走進博物館。我們還舉行網上展覽,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參加展覽。除外,我們還把全部的藏品全部公布了,大家可以在官網上查詢到186萬件文物的任何信息。今天我們還專門設了三個攝像師,把故宮藏品、古建筑的照片放在了網站,人們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一個震撼的故宮。
       
      我們在微信端上也有很多年輕的粉絲,我們的官方微博每天都要改版,白天給大家講建筑,晚上給大家講故事,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我們的活動。我們投其所好,人們特別喜歡觀賞和收藏的故宮美景照片,我們會拍下來放在網站上,人們下載欣賞以后可以傳到世界各地的朋友圈。大前年,紫禁城一場初雪的照片刷屏了朋友圈,最終閱讀量達到了1425萬;今年,我們拍了一組關于紅月亮的故宮照片達到了5000萬的閱讀量。
      image.png
       
      7年前,我們出品了故宮的系列APP,現在已經有10個了。比如說“韓熙載夜宴圖”這款APP,它能把整個韓熙載夜宴圖畫面立體起來了,你點進去可以深度閱讀這個畫,聽到當年的音樂,看到當年的舞蹈,感受當年的情景。
       
      前年,我們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故宮社區。故宮社區是一個大平臺,人們不斷訪問我們的網站,參與我們網上的活動就可以獲得積分,獲得積分以后我們就會慷慨在紫禁城送他一塊“地”,隨著他積分的增加,地上的房子越來越大。今天,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增加它新的功能,比如說公眾教育、文化展示、參觀導覽、咨詢傳播、休閑娛樂、電子商務,從資源數據化到數據場景化,從場景網絡化到網絡智能化,有效地方便了更多游覽群眾。
       
      故宮文創“十體會”
       
      另外,我們要不斷回報社會。我們和騰訊建立了一場“文化+科技”的高峰論壇,向年輕人推出文化創意大獎賽,比如說表情包的創意大獎賽,動漫的創意大獎賽,游戲的創意大獎賽等等。去年,我們推出了“古畫會唱歌”節目,請專家深度解讀,舉行音樂創新大賽,讓年輕人根據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對古書畫意境的理解唱出自己的歌曲。
       
      image.png
       
      今天大家到故宮博物院參觀還會購買一些文創,希望把文化創意產品帶回家。過去,我們的文化創意產品在我們的商店有兩個問題,一是,80%售賣的東西不是我們自己研發的;二是,過去我們叫文化產品,把書畫復制了,陶瓷復制了但很少有人買,我覺得文化產品中間最好加創意兩個字,以下我們總結了十條體會:
       
      第一,一定要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研究人們的生活、人們的生活需要什么研發生產,比如說有手機就有手機殼、充電器、朝珠耳機等等,我們的周邊產品U盤,筆記本都賣得非常好,故宮日歷年年出新,雖然有很多人模仿,但它們的壽命都很短。
       
      image.png
      (來源:故宮官方旗艦店)
       
      第二,以藏品研究成果為基礎。一定要深挖自己的文化資源,凝練出人們喜愛的信息。比如說,這是一幅《乾隆皇帝大閱圖》,畫里面的乾隆皇帝是畫得不怎么好,但馬畫得極好,于是,我們把馬提煉出來,做了一款水果叉產品,只賣398。相似的例子還有故宮口紅。
       
      image.png
      (來源:故宮官方旗艦店)
       
      第三,以文化創意研發為支撐。一定要創意,要結合人民生活今天美好的東西進行研發。比如,我們為了滿足人們對藻井文化的需求,我們做了藻井傘;對故宮野貓的寵愛,我們便宣傳野貓的世界,把故宮貓的精神傳遞出去,研發了一系列故宮貓的產品,這些產品都大量進入了同學們的生活。
       
      image.png
      (來源:故宮官方旗艦店)
       
      第四,以文化產品質量為前提。博物館的商品無論大小,哪怕幾塊錢的東西質量要好,要環保,不能對人們造成傷害,不能對孩子造成威脅。比如我們的故宮筆記本,人們都知道這些筆記本是凝練了故宮的文化元素,每個元素都不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性格可以選擇不同設計的故宮筆記本,都是精心制作的。
       
      image.png
      (來源:故宮官方旗艦店)
       
      第五,以科學技術手段為引領。電子文創產品如今升級得越來越快,于是,我們利用電子屏幕,把我們珍藏的7.5萬件書法作品展示給大家,現場觀眾可以臨摹,臨摹出來后機器還可以打分。
       
      第六,以營銷環境改善為保障。博物館的商店是不應該充滿商業氛圍的,博物館的商店應該是人們參觀博物館心情和體驗的延續。我們現在不叫商店,叫文化創意館,每一個創意館像展廳一樣,比如我們的木藝館、銅藝館,還有兒童文化創意館,大家可以欣賞瀏覽,喜歡哪個了就買回家。
       
      第七,以舉辦展覽活動為契機。通過不斷推出新的展覽,增加文創魅力,吸引觀眾把展覽的內容帶回家。
       
      第八,以開拓創新機制為依托。一定要形成好的、穩定的研發和推動的團隊。這些年,我們故宮文創產品團隊都由王亞民先生帶隊,我們有服務中心、數字技術團隊、出版社團隊等等,整個研發團隊都非常年輕。我們還會讓網友投票出他們最喜歡的100件文物,進行文化產品大獎賽,請專家進行評選,好的創意產品會跟設計人簽約制作完成。特別是故宮的展覽,我們在推出之前的半年甚至一年,我們就會把這個展覽什么時候要舉辦,它是什么內容,出現什么展品告訴我們的創意者和設計師,召開相關的座談會,給他們充裕的時間設計。
       
      第九,以服務廣大觀眾為宗旨。一定要把服務放在第一,服務為本。比如,當時故宮西部缺少服務中心,我們便和王院長組織團隊研發,一年多后,我們在故宮西部建成了冰窖服務中心,大家可以在那里喝茶、看書、吃快餐,冰窖服務中心可以同時容納300人就餐,人們可以一邊就餐,一邊體驗冰窖的風光。
       
      第十,以弘揚中華文化為目的。我們把這些文化創意產品凝練成教育的一些課題,綜合實踐后讓這位課題走向了世界各地,到新加坡、到泰國、到澳大利亞等等,外國的小朋友都很喜歡這些來自故宮的文創。
       
      故宮是一個教育學院,我們在全國10個城市建立了10所故宮學院的分院,讓更多的教育活動深入學校。去年,故宮所舉辦的教育活動有6萬多場次,無疑是全世界博物館教育活動最豐富多彩的,而且,我們的故宮知識課堂每次開辦都是爆滿,所有故宮教育不收費用,這才是最值得的。
       
      孩子們在博物館長大一定是對博物館親近的一代,目前,我們與更多的博物館研發課程,現在已經有40多種課程因材施教到不同的孩子群體。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需要,同學結合自己的研發需求。天氣好的時候,同學們更是擠滿整個故宮,故宮講壇場場爆滿。
       
      image.png
       
      我們也進行國際培訓。故宮里有兩大國際組織,一個是國際博物館協會,一個是國際文物修復協會。過去6年的時間里,故宮已經培養了來自72個國家的350多名專業人士,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跟更多的博物館簽署戰略合作關系,跟更多的教育機構建立教育培養機制。故宮博物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氣也很旺。我們源源不斷把世界各國優秀的展覽吸引到我們的展廳,使國人不出國門可以看到各國的展覽,我們的展覽源源不斷走出了館舍天地,走向了大千世界,過去6年有135項展覽走向了世界各地。
       
      我們希望故宮博物院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文化綠洲。這是20個文明古國的專家、學者每年召開的太和論壇,太和論壇的“太和”二字就是以太和殿命名的,它號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待,參加太和論壇的專家學者都非常贊成中國的這一主張。我們認真做好一次次的接待,當外國領導人來到故宮博物院里,我們會向他們解讀故宮博物院的傳統文化——紅墻、黃瓦、藍天,這是三元色,我們的世界必須是絢麗多彩的,每個民族都有值得驕傲的歷史。當外國友人走在故宮博物院,看到世界最大規模的古代宮殿如此之壯美,如此之健康,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感動我們中國對世界文化遺產所作出的貢獻。
       
      今天我們不再認為把文物鎖在庫房就是好的狀態,他們應該重回人們的生活中,因為他們本身來自人們的創造,來自人們的實踐,他們應該重回人們的生活,在人們的生活中展現魅力。有魅力的文化遺產人們才能精心的呵護,經過呵護的遺產才有尊嚴,有尊嚴的遺產是可以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當我們祖國大地豐富的文化遺產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的時候,才可以匯集更多的民眾投身到傳統文化的保護行列中,這才是一個好的文物保護狀態。
       
      什么是好的博物館?我不認為蓋一個高大的館舍就是好的博物館,而是要深挖自己的文化資源,凝練強大的文化力量,不斷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好的博物館!謝謝大家。
       

      圖文來源新旅界

      原題《深度 | 單霽翔萬字長文講述“網紅故宮”打造史》

      封圖來源攝圖網

       


      本文關鍵字:網紅 案例 查看更多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泛旅游規劃設計機構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四甲廣告
      數字文化館
      鄉村振興
      主營業務

      旅游運營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劃
      第一, 精準的定位旅游景區定位,是景區開發的第一步,也是為旅游景區開局找魂的[詳情]
      特色小鎮如何運營
      1,運營體系一定要走在小鎮實施的前邊。只有將運營工作前置,小鎮的生命機能才[詳情]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
      十四五應該如何編制?
      為編制好地方&ldquo;十四五&rdquo;規劃綱要,綠維文旅認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編[詳情]
      旅游運營與地產開發雜志
      旅游運營與地產開發電子期刊

      專題導航:旅游規劃|旅游策劃|景區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溫泉規劃|景區規劃|旅游小鎮|主題公園|度假區規劃

      掃一掃 訂閱“綠維微信電子刊”
      旅游·小鎮·鄉村振興
      收藏干貨,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賬號:綠維文旅lwcj2005

      中國旅游規劃四甲級資質單位-北京綠維文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絡營銷支持:北京綠維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咨詢熱線: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郵編:100007 綠維創景聯系方式,策劃、規劃、設計等項目咨詢QQ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北大街107號科林大廈D座 京ICP備12033662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1731號

      国产欧美综合视频二区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rp id="9zswd"><source id="9zswd"><menuitem id="9zswd"></menuitem></source></rp>

        1. <table id="9zswd"></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