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閩侯白沙井下村開設知青博物館 打造懷舊文化旅游品牌
白沙鎮井下村的知青博物館。
據福州晚報報道,如今,一提到閩侯白沙鎮的井下村,不少人會想起“知青文化”。近日,記者漫步于這里的環村巷道,發現村容村貌整潔而有特色。這里許多民房的外墻上繪有知青懷舊文化主題漫畫,營造出了一種特殊的“紅色氛圍”。
作為革命老區基點村的井下村,已經改變了蕭條的舊貌,推行起社區支持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同時還吸引了許多產業資本。未來,這里將成為福州近郊一處新興的旅游目的地。
開設知青博物館
營造懷舊氛圍
井下村是白沙鎮唯一的革命老區村。解放戰爭期間,這里曾組織過金鐘山戰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近200名城市知青到這里插隊下鄉。他們的到來,促進了當地的農業和工業發展。如今,不少當地人還有“知青情懷”。于是,當地人順勢在這里打造知青懷舊文化旅游品牌。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如今,井下村許多老房的外墻刷上了從前“知青時代”的宣傳標語,造出特殊的懷舊氛圍。
這里有一處由村委會開發的知青博物館,面積近80平方米。博物館里陳設著許多“知青時代”的生產生活用品,包括茶杯、軍壺、糧票、蓑衣等。這些物品充滿著“上山下鄉時代”的印記。
“博物館里這些東西,都是歷史的見證,有的是當地村民捐贈,也有老知青回來探望時捐贈的。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的引領,我們要做的是,繼續擴大井下村‘知青文化’的知名度,讓年輕一代記住前輩的付出,為革命老區村的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井下村黨支部書記蕭暾說。
推行農業新模式
村民腰包鼓起來
井下村曾是白沙鎮的農耕大村,村民靠種植蔬菜為生。前些年,由于年輕勞動力的外流,村中許多農田荒蕪。
轉變觀念,才能謀發展。在村“兩委”的帶動下,如今,村民正在大力推行社區支持農業發展的新模式。
2014年起,井下村“兩委”同福州融僑怡居社區服務有限公司、福州德利原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成立了融園生態產業基地,建立以“安全、健康、優質”為理念的蔬菜生產基地,開展“菜籃服務”。
福州德利原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德利公司”)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以每畝900元的租金,流轉土地300多畝,引導農民種植標準化的綠色無公害蔬菜;然后,德利公司按商定的價格回收蔬菜,通過物流配送,供應到一些酒店和部分高檔小區,這就建立起“由田園直供餐桌”的供應體系。這種新模式不僅為村里的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還使得村里的蔬菜基地拓展到60多畝。參與基地種植的農戶,從最初不到10人,發展到現在的80多人。
“之前,農民自己種植蔬菜,市場價格不穩定,銷路也愁。自從村里采用新模式,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我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村里的蔬菜種植大戶張功忠說。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富春江鎮“文化+旅游”激發鄉村振興發展活力2018-11-28
- ·“旅游+文化”助力四川旅游提質升級2018-11-28
- ·北京市旅游行業信用培訓會舉辦 加強信用文化建設2018-11-28
- ·鄉村旅游重品牌 全國民宿最強縣叫響品牌2018-11-28
- ·“包公故里”構建 包公文化旅游圈2018-11-27
- ·游翰園山水 感受傳統文化2018-11-27
- ·天水市出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行動方案2018-11-27
- ·旅游景點:一起到西雅圖,感受不一樣的文化色彩2018-11-27
-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部署旅游安全工作2018-11-27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