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聚焦:縣域鄉村振興落地路徑
縣域鄉村振興,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的核心單元,也是鄉村振興落地運營的關鍵。如何有效開展縣域鄉村振興戰略行動,使縣域鄉村振興實現落地深化,是現階段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首屆縣域鄉村振興戰略高峰論壇的“縣域鄉村振興的思路與路徑”環節,與會專家圍繞鄉村振興20字總方針,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難點和路徑、鄉村振興中的生態宜居問題,以及如何激活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等角度,帶來了一場思想上、政策上、學術上的饕餮盛宴。
在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及北京綠維文旅控股集團共同主辦,綠維文旅商學院、綠維文旅鄉村振興規劃設計研究院承辦,四川省開江縣人民政府協辦的“首屆縣域鄉村振興戰略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與實施》圖書首發儀式”上,來自農業農村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國開金融等國家級部委機構的20余位領導與專家,對縣域鄉村振興展開了了詳細探討。
“縣域鄉村振興的思路與路徑”是大會的精彩環節之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名譽會長張曉山先生主持。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鄉鎮企業局)副局長潘利兵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魏后凱先生,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院長閆石先生,原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方言女士,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原副主任喬潤令先生,分別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難點和路徑、鄉村振興中的生態宜居問題,以及如何激活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等角度,帶來了一場思想上、政策上、學術上的饕餮盛宴。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名譽會長張曉山先生
鄉村振興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等在內的鄉村發展水平的整體性提升,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方針。其中,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活富裕是根本。發言專家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構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破解人才短缺、資金短缺和農民增收難的三大難題;要生態宜居、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均等公共服務;要啟發縣級政府激活內生動力,吸引“三高”人群,形成鄉村新的組織。
縣域鄉村振興路徑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是黨的“三農”理論和政策的創新與發展,對于構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鄉鎮企業局)副局長潘利兵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鄉鎮企業局)副局長潘利兵先生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第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拓寬就業渠道。我們提出了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方略,指明了鄉村振興的思路和路徑:
一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迫切要求。
二是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重要支撐。
三是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有效途徑。
四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然選擇。
如何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潘利兵先生指出了思路與路徑。他認為:總體思路上,要按照“基在農業、惠在農村、利在農民”的總體要求,促進產業興旺和城鄉融合,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基本原則上,堅持利農惠農、堅持分類施策、堅持市場導向、堅持綠色引領;基本路徑上,一要多主體培育、二要多業態打造、三要多要素發力、四要多利益聯結、五要多模式推進。
在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方面,潘利兵先生指出:
第一,以落實政策為重點引導融合。繼續推動落實國辦《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93號)、《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84號)和農業部等14部委《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農加發〔2016〕3號)精神,推動扶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第二,以創業創新為動力促進融合。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重點支持發展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產品流通、鄉村休閑旅游等服務業,以及其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利用3年時間培訓40萬名農村雙創人員和導師。
第三,以產業發展為基礎支撐融合。促進農村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拓寬產業融合發展途徑。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農耕文化保護傳承工程,推進休閑旅游主體多元化、業態多樣化、設施現代化、發展集聚化、服務規范化,提高中高端鄉村休閑旅游產品供給能力。
第四,以樹立典型為示范帶動融合。積極探索和總結產業融合發展好經驗好做法,樹立一批典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案例模式。大力宣傳推介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區、市)、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精品線路和景點,大力宣傳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推介一批全國農村雙創典型范例、優秀帶頭人和企業家。
第五,以公共服務為手段推動融合。推進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展示展銷、科企對接平臺建設。創建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園區(基地),打造一批融合先導區和示范園。分類分層開展休閑農業管理和服務人員培訓,建立一批鄉村休閑旅游設計研究中心、規劃中心、創意中心,加快構建線上線下網絡營銷服務平臺。辦好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大會。為返鄉下鄉人員提供創業創新場所和高效便捷服務。通過優化公共服務,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蓬勃發展。
縣域鄉村振興路徑之破解人才短缺、資金短缺、農民增收難的三大難題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農村建設的升華,是一個管長遠、管全面的大戰略,是一盤大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魏后凱先生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破解人才短缺、資金短缺和農民增收難的三大難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魏后凱先生
第一,鄉村振興面臨一個最大的最緊迫的短板就是鄉村人才的短缺。農村的老齡化、空心化也是城鎮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同時,農村農民的素質和文化水平遠遠不能適應鄉村振興的需要。
要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首先要破解人才短缺的難題。應該多措并舉,首先提高人民的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同時要建立一支符合鄉村振興的需要的干部和專業人才隊伍,要強化新型農業主體和農民企業家的培訓,要鼓勵城市企業家、城市居民、大學生和各類人才下鄉,要大力支持城歸群體和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等等,用多種途徑破解鄉村人才短缺的問題。
第二,破解資金短缺的難題?,F在鄉村振興面臨很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嚴重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公共服務嚴重滯后,投融資渠道不暢,資金有效供給嚴重不足,農業農村投資回報率比較低。
所以要建立多渠道、低成本、可持續的投融資的機制,當然要加上救扶資金的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引導民間資本和外商投資進入,要大量的發展普惠金融,要把農村的資源激活,打通資源+資本+資金的渠道,為鄉村振興提供一個多層次、廣覆蓋、低成本、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第三,破解農民增收難的難題。鄉村振興20個字的落腳點就是生活富裕。生活富裕的關鍵在于農民的增收,農民的增收又主要依靠農村的產業支撐。實際上這些年,我們農民的增收快速增長,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從2009年以后城鄉收入差距在急速的縮小。再一點,由于中央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問題和貧困地區的發展問題,貧困地區居民收入的增長遠遠快于全國的平均水平,與全國平均收入的差距在不斷縮小。2013年貧困地區農民收入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0.4%,去年提高到70%左右。
但是,農民收入的高速增長主要是依賴于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和轉移凈收入增長,也就是農民收入的增長不是靠農業,不是靠農村,而是靠城市產業的支撐;經營凈收入在農民收入過程中的占比急速下降,主要是農業占比下降引起的;農民人均財產凈收入增速雖然很快,但是占比很低且變化不大;轉移凈收入增長速度很快,比重在不斷提高。由于這些原因,現在農民增收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也是帶來農業衰落、農村凋敝的一種農民增收模式。所以鄉村振興要建立一種農民增收的急速增收的長效機制,更多的依靠農業、農村的產業支撐,要通過農村產權制度的改革來增加財產的凈收入等。
縣域鄉村振興路徑之生態宜居
農村和城市居住環境差距很大,“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生態宜居”,原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方言女士認為,這個體現了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重要思想的八個觀念。
生態宜居核心體現是綠色發展來引領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過去我們過度依賴資源環境,現在我們需要徹底改變這種情況。首先,從政策導向上來講,要建立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政策支持體系;第二,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體系,綠色循環、資源綜合利用是關鍵;第三,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空間布局體系。
方言女士認為,從生態宜居內涵來講,實際上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生態,另外一層是宜居,這兩個概念是并列的。
原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方言女士
生態主要是系統治理,第一個就是關于統籌山水林田湖的系統治理;第二個就是為全體人民提供更多的生態產品和服務,要在這方面增加供給。
宜居主要是三件事,第一個就是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方案,“廁所保衛戰”;第二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個就是農村醫療服務狀況,在公共衛生服務上也能達到小康水平。治理農村環境主要六個字——“清臟、治亂、增綠”。
方言女士最后指出,中國地域面積大,各地資源優劣不同,收入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公共服務應該均等,這是全面小康的應有之義。
縣域鄉村振興路徑之激活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單靠鄉村做不成,縣是最好的平臺,真正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是縣級政府。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原副主任喬潤令先生認為,激活縣域內生動力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原副主任喬潤令先生
內生動力之一,啟發縣級政府的內生動力。就鄉村振興而言,有三個實實在在的挑戰:第一,因地制宜。如何因地制宜,需要縣域經濟創新。第二,縣級政府現在面臨懶政怠政的問題。問責機制強化了,但是容錯免責機制不完善。第三,更現實的問題就是地方債。目前的地方債,除了顯性債務,可怕的是隱性債務,絕大多數的縣負債率非常高,關鍵是償債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縣域要做三方面的事:首先,轉變思路,實事求是非常重要。其次,完善政策。第三,化解地方債務。
內生動力之二,吸引鄉村外出的“三高”人群。農村的“三高”人群大量的外出,一個是高智商,考上大學不可能回家的;一個是高體能,全部外出打工;一個是高顏值,嫁出去了。如果沒有農村“三高”人群的回流,鄉村振興就是空中樓閣。
農村一定要有發展的平臺、賺錢的機會“三高”人群才能回來,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是吸納“三高”人群回流最重要的市場化的平臺。市場化平臺和發展的機會才能吸引“三高”人群,而他們是鄉村振興最重要的內生力量。
內生動力之三,鄉村新的組織。農村資源的特點是高度的分散化、碎片化,如果鄉村沒有一個新的集體經濟組織整合它們,把這些人整合成命運共同體,把經濟資源整合有效率的開發,會影響鄉村振興的動力。村集體是鄉村振興的主角,真正要干的是農民自己。誰來組織起來?就是鄉村集體。
過去的傳統經濟組織瓦解了,產權不一、單一農業、高度封閉,高度封閉的集體經濟不能適應發展?,F在也有一些新型經濟組織,比如說專業合作社、土地合作社、農技合作社,但是形式單一、專業性強,整合一種資源排斥另一種資源,資產封閉,不足以支撐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所以說鄉村振興需要新的組織,比如產權一定要清晰,股份合作開放多元,城鄉融合三產融合,這樣才能把農村的土地、城市的資本和現有的人才和技術統一到這個平臺上謀發展。
相關閱讀
- ·解鎖農旅跨界融合,省委書記到“我家” 2024-01-15
- ·安徽省委書記韓俊走進“我的園藝家"生態農莊... 2024-01-09
- ·綠維動態: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1+3"規劃過審... 2023-12-19
- ·綠維動態:秦皇島港口工業旅游區規劃通過評審... 2023-12-19
- ·綠維“我的園藝家”成為“紫蓬山民宿品牌摯友”... 2023-12-11
- ·綠維動態: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大使祝善忠蒞臨... 2023-12-07
- ·綠維EPCO項目|合肥"我的園藝家"生態農莊順利竣工驗收,啟動試運營!... 2023-12-04
- ·綠維動態:2023年黔南州旅游產業化報告編制服務項目簽約并啟動... 2023-12-04
- ·綠維大講堂: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的理論與實踐... 2023-11-29
- ·綠維動態:十渡風景區災后提升規劃初稿匯報獲好評... 2023-11-27
- ·綠維動態:和林格爾縣石咀子村概念性規劃設計項目中標... 2023-11-27
- · 綠維輔導大理 石河子入選首批國家文旅融合示范區公示名單... 2023-11-14
- ·綠維文旅運營咨詢模式助力景區沙雅縣它乾城開城... 2023-11-06
- ·綠維大講堂:研學賦能鄉村振興 2023-10-24
- ·祝賀綠維《我在廟爾溝吃瓜》獲最佳創意短視頻! 綠維文旅運營的廟... 2023-10-20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