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城的旅游化和影視產業的集群化分別指什么?
影視城的旅游化就是把影城城轉型為影視主題公園,即不以影視拍攝功能為主,而是成為以影視拍攝場景、場地、道具、服飾、片段等為資源,以影視文化為主題的娛樂公園。
國外最著名的影視主題公園即好萊塢環球影城。環球影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圍繞電影拍攝場景建立的主題娛樂公園,是一個能夠讓游客走入電影,親身體驗電影拍攝的神奇世界。經過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好萊塢環球影城已經成為游客游覽好萊塢必不可少的一個景點。目前我國國內的影視主題公園很難達到如環球影城一樣的規模和影響力,但仍有一些具有獨特的吸引力、發展較為成功的案例。
影視主題公園有不同的劃分方式。按照細分主題劃分,即根據影視主題公園其所主打的文化類型的不同進行劃分。如鎮北堡西部影視城主打西部文化。按照娛樂方式劃分,影視主題公園有觀光型、體驗型以及兼具觀光和體驗功能的類型。比如橫店影視城、無錫影視城等。按照產生背景劃分,有的影視主題公園是從影視城轉化而來的,有的影視主題公園是依托影視城而建的,有的影視主題公園從一開始就同時兼具旅游和影視拍攝的功能。
影視主題公園的目標市場,最初用于拍攝的影視城,其市場主要面向影視拍攝劇組,而旅游化之后,影視主題公園的目標市場則逐漸轉向了旅游者。同時,那些仍保留拍攝功能的影視城其目標市場也包括有影視劇組,但是影視拍攝的市場份額已大大降低。國家旅游局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主題公園的主要消費對象是國內旅游者和港澳臺同胞及亞洲文化圈內的海外旅游者,而歐美游客主要仍鐘情于我國的傳統山水風光和文物古跡景點。
這類主題樂園可以用東京迪斯尼樂園經驗來說明它成功的原因: 一是“一切都是動態的”。東京迪斯尼樂園這五大主題樂園中共有35項精彩的表演,其共同特征是一切都是活動的,有聲有色的。奇怪、新穎、驚險、激烈的情景和人物,會使游客忘掉現實,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這種裝置的驅動下,全園總數在2000個以上的人偶和動物個個惟妙惟肖,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使人如身臨其境。
二是“永遠建不完的迪斯尼樂園”。從開園到現在,東京迪斯尼樂園就實行了以不斷添增新的游樂場所和器具及服務方式來吸引游客和讓來過的游客重新再來的經營策略。該樂園原建設投資為1500億日元(約10億美元)。25年來,該樂園為建設超級音響設備和多個游樂場所又先后投資了將近2000億日元。這樣,就可以使游客不斷有新的樂趣和新的體驗,從而使迪斯尼樂園不斷保持巨大的魅力。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背后強大的影視作品支撐,幾乎每年迪斯尼都會有一部轟動影視界的出現,例如:1930年的白雪公主;1940年的木偶奇遇記;1991年的美女與野獸;1994年的獅子王;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1998年的花木蘭等等。這些影視形象在兒童甚至成年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了人們去迪斯尼樂園游玩的沖動和欲望。
縱觀國內外影視主題公園的發展,不難發現其成功的要素必然包含:一是準確的主題定位;二是優越的區位條件;三是富有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四是科學的管理和經營,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影視產業的集群化是指集中于一定區域內特定產業的眾多具有分工合作關系的不同規模等級的企業與其發展有關的各種機構、組織等行為主體,通過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空間積聚體。
影視產業集群化,即與影視產業密切相關的,如影視拍攝、影視后期制作、影視產品營銷、影視宣傳等影視制作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聚集一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這樣,便形成了影視城的另一種發展趨勢——影視產業基地。
單純的影視城與影視產業基地的有明顯的區別,影視城單純提供影視拍攝場地、場景等,是影視產業中的一個環節,且由于收入渠道單一,經營狀況一般,有時甚至很難維持下去。向影視產業基地的升級,一方面影視產業鏈的延伸降低了發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視產業集群具有顯著的規模優勢和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因此,影視產業基地比單薄的影視城更具備成功的特質。
與旅游化的影視城不同,影視產業基地是以影視制作全過程為內容的產業發展區域,其面對的客戶群是影視制作各個環節的“影視人”,包括影視拍攝劇組、影視后期制作團隊、影視前期策劃人、影視公司、電影院,也包括培養影視精英的相關培訓、學習機構。
由一個影視城帶動一個經濟商圈,“一個影視城就是一個經濟商圈,彼此支撐發展”,影視拍攝提升人氣,帶來市場認知度;游憩設施配套,深度體驗參與,吸引并留住游客;創意產業支撐,擴大產業鏈條,做大影視產業。從而形成影視拍攝與游樂體驗雙線互動,影視旅游與創意產業完美結合的局面,目前國內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有無錫影視城和橫店影視城。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地了解影視旅游,可以參閱《我國影視城路在何方—影視旅游的升級與轉化 》,也歡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