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
蘇聯(《城市規劃原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城市規劃就是社會主義國民經濟計劃工作與分布生產力工作的繼續和進一步具體化。
日本(強調技術性):城市規劃是城市空間布局、建設城市的技術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創造出良好的生活與活動環境。
英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城市規劃與改建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體——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園、公用事業及其它的各種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實現社會與經濟目標。
美國(國家資源委員會):城市規劃是一門科學、一種藝術、一種政策活動,它設計并指導空間的和諧發展,以滿足社會和經濟的需要。
2、國內
城市規劃是為了實現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所作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規劃是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在確保城市空間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礎,是實現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規劃工作基本屬性
1)技術性(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土地資源、空間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
2)藝術性(城市形態的和諧性:城市天際輪廓、城市公共空間,如街道/公園/廣場/濱水地帶/城市街區特色/標志性建筑)
3)政策性、法制性(城市規劃作為公共政策過程:經濟效率和社會公正)
4)民主性(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代表最廣大的人民利益)
5)綜合性(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
6)地方性(結合地方特點設計規劃方案)
7)實踐性(規劃方案充分反映建設實踐的要求,同時要按規劃進行建設。)
作用
要建設好城市,必須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的城市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來進行建設。城市規劃是一項系統性、科學性,政策性和區域性很強的工作。它要預見并合理地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規模和布局,作好環境預測和評價,協調各方面在發展中的關系,統籌安排各項建設,使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達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骨、肉”協調、環境優美的綜合效果,為城市人民的居住、勞動、學習、交通、休息以及各種社會活動創造良好條件。
城市規劃又叫都市計劃或都市規劃,是指對城市的空間和實體發展進行的預先考慮。其對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質形態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建筑物的區域布局、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知識組成的基礎是古代哲學,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鮮明的一點是講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