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商業步行街規劃設計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國的很多大型都市也開始變得不適宜步行了。九十年代后期,人們越來越懷念那曾經能夠“漫步”的都市,以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建設為標志,我國的商業步行街開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但當前國內各大城市爭先恐后進行如火如荼、大拆大改地興建商業步行街的“運動”中,卻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模式單一,模仿過多
我國目前的商業步行街開發,還停留在一個低水平的模仿與復制,或者盲目建設的層次上,不是照搬西方的模式,就是簡單的復古。而在規劃之中,忽視了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重視“以人為本”。商業步行街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目標客戶群,如果沒有考慮人的因素,沒有根據消費者行為來進行商業街規劃設計,那項目成功的概率就要大打折扣。
2、商業氛圍與文化環境脫節
這里的“脫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過分追求商業利益,不惜犧牲傳統文化和環境。目前,許多城市都在改建老商業步行街,但“變臉”后的步行街傳統中夾雜現代,現代中塞進傳統,不倫不類。對于經營商家而言,老商業街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資源、文化資源和商業資源,其商業價值具有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這也是老商業街的優勢。文化環境受到破壞,商業利益也將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過分強調文化因素。百年老城和新城市文化氛圍、城市功能有別,不能一味地強調文化和特色。人們在那些著名商業步行街上,能夠感受到特殊時代氛圍和文化氣息,情操得到陶冶,這固然很好。但是,商業步行街的核心功能還是商業活動,文化娛樂只能是商業步行街的附加功能。商業利益是首要的,文化要為商業服務。飲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飾文化,時尚消費本身何嘗不是文化?只要定位準確,不求特色,特色自然流露,不求文化,文化自然顯現。小城市沒有悠久的歷史,但也不乏興旺的商業步行街。所以那些富有詩意、陶冶情操的商業步行街只能是少數人的意愿,滿足某一類消費者的需要,作為商業步行街的一種類型而存在,但不具有普遍性。
3、 經濟與社會效益不協調
社會服務水平低。商業步行街是集購物、餐飲美食、休閑娛樂、旅游觀光,文化性消費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大眾消費區域,是城市的社會活動中心。但是,我國大多數商業步行街的“購物功能”相當充足,但休閑等文化性消費服務嚴重欠缺。而商業區寸土寸金讓商業地產開發商很難放棄部分商業利益,商業步行街作為社會活動中心的功能還遠未實現。有些商業步行街小販云集、亂擺亂賣現象突出,也給商業步行街帶來治安隱患。此外,緩解交通擁擠的目的尚未達到。建設商業步行街的目的之一是緩解交通,但一些商業步行街規劃不當,使商業步行街周圍的街道超負荷運轉,造成了更大的交通混亂。停車場、人行天橋設施還不夠完備,商業步行街沒有與其它業態形成有機組合。
我公司在休閑步行街這方面進行過專題研究,有著良好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現提供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也希望業內專家能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