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規劃包含哪些內容?
根據我們的時間的經驗我們認為區域規劃包括七個方面的內容:
1、區域發展基礎評價
自然資源與自然條件評價對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自然資源有土地、水、礦產、生物、海洋及自然風景等,其中土地和水是共性資源,也可以稱為“本底資源”,其優劣、豐歉程度表現了一個區域的基礎素質;經濟現狀分析的主要內容是總量結構和效益的分析,以明確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和問題;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分析 區域發展的軟環境又被稱為人文資源或社會條件,包括人口(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管理干部的業務素質、企業技術裝備水平、社會文化教育狀況等。這類環境因子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至關重要,是經濟模式(技術密集、勞動密集與資源密集)選擇的一個重要依據。
2、區域發展的方向目標與戰略布局
明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方向,也就是擇定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模式,諸如資源開發型、深加工型、技術密集或高技術型、外向型等等;確定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目標的年國民生產總值,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經濟效益、人均收入、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環境保護標準指標;建設總體布局,也就是區域發展空間模式的選擇。從全國角度來看,可以分為東、中、西三個地帶,各帶的產業模式和開發時序有所區別。對于地方性區域規劃,建設總體布局的任務主要是選擇區域經濟中心、發展軸、產業集聚帶以及重點開發基地和重點防護地區等。
3、工業布局規劃
工業布局規劃的任務,一是要進行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向、目標和途徑的論證,使資源開發具有良好的效益、合理的年限。二是要對計劃布點的骨干工業企業進行廠址選擇,要在全面分析原料與燃料來源、產品銷售方向、基礎設施配套條件等的基礎上,進行技術論證和多方案比較。三是要在新開發的工業區、工業點和產業帶內搞好工業企業的協調組合,使工藝技術上密切聯系的企業成組布局,既利于分工協作,又利于形成規模。
4、農業布局規劃
農業布局規劃首先要進行土地利用規劃,這一規劃可以農業區劃為基礎,因地制宜地安排農、林、牧、漁業用地,對于既宜農、又宜林宜牧的土地,應從全局利益出發,把需要與可能、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結合起來具體論證。此外還要為城市、工礦、交通等建設留有足夠的余地。其次要合理調整農作物布局,安排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包括糧食基地、林業基地、漁業基地、牧業基地以及城市郊區的蔬菜、水果、禽蛋奶類基地等。
5、人口與城鎮體系規劃
人口規劃一是根據現狀人口結構和人口增長政策進行人口增長預測;二是根據人口結構變動趨勢確定就業、就學、養老等對策;三是根據經濟發展目標分析區域人口壓力確定人口承載措施。城鎮體系規劃的主要任務一是確定主要中心城市的性質,形成合理的職能結構;二是確定中心城市的空間結構,形成合理的帶點網絡;三是確定各級城市、城鎮的數量和規模,形成合理的序位-規模結構。
6、基礎設施規劃
基礎設施規劃的內容包括骨干交通運輸網及重要港站的選線定點,電站及輸變電線路選擇、跨流域調水工程論證及選線等等。
7、環境治理保護規劃
環境整治規劃的主要內容有:自然災害,包括水、旱災害、山地災害、地震災害等的防治規劃;工業三廢污染處理規劃;防護林帶及自然保護區規劃;生態經濟系統規劃。
有關區域規劃我們院做過大量的研究,如果你想要做進一步的了解的話可以登陸我們院的網站——旅游運營網,你也可以直接與我們院取得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為你解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