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旅游利用熱帶海灣、海島等自然景觀資源大力創造出“椰風海韻”的旅游氛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海南的海岸資源幾乎全部開發殆盡,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因此,在建設國際旅游島開發在向縱深發展的形勢下,海南的旅游資源將會面臨一次新的再整合開發海南旅游面臨著由“藍色”向“綠色”延伸,濱海向山地延伸、平面向立體延伸的發展態勢。
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熱帶林區,海南應該如何深度挖掘綠色的“森林游”,讓“藍色”和“綠色”成為海南旅游發展的兩大杠桿是海南旅游升級轉型的關鍵。在海南發展發展綠色的鄉村旅游,和濱海的藍色旅游一樣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
一、世界濱海鄉村旅游現狀――綠色旅游互補藍色旅游
目前在世界著名濱海旅游度假地的發展中,鄉村旅游都會成為發展成熟中的重要部分。鄉村旅游的發展與濱海的海灘度假形成了山?;拥牧夹园l展模式。
通過對國外旅游發達國家濱海旅游發展模式的研究發現,濱海旅游發達的國家在其濱海觀光度假旅游的基礎上,其旅游產品開發重點會漸漸轉移到鄉村旅游、主題公園、休閑城等產品上來,以豐富旅游產品。
世界濱海鄉村旅游發展的典型案例有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與天堂農莊的互動;
西班牙的太陽海岸距離海岸線幾公里的內陸地區有包圍在美麗風景之中的”白色村落”;
法國科西嘉島上別具特色的村莊與獨特的民俗;意大利卡普里島上獨特的蘇蓮托村莊的美麗在意大利著名民歌中唱響;
韓國濟州島上的生態村體驗讓游客流連忘返等;世界名島的鄉村旅游與濱海觀光度假游對于濱海地區的旅游發展來說同等重要。
二、我國濱海鄉村旅游現狀――海南具備發展“藍綠互動”的資源基礎
而我國濱海的鄉村旅游起步較晚。目前我國的鄉村旅游尚處于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階段。而我國濱海的鄉村旅游發展現在才剛剛起步。
在全國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各地鄉村旅游在大力發展,而濱海地區的鄉村旅游也是在這個大環境中提出來的,對于我國來說濱海旅游多以濱海海灘的觀光與度假為主要旅游產品,鮮有濱海地區和鄉村旅游開發成功的案例。這里面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除了行政區域劃分的限制(我國濱??h市漁業和種植業往往涇渭分明),更多的是濱海區域的綠色資源的缺失,相比較世界濱海旅游勝地,我國濱海區域的缺少“綠色”的自然景觀對開展綠色旅游受到極大的限制。
目前除了在廣西、廣東等少數海南具備藍綠互動的基礎外,海南也就成為我國唯一的能夠開展和藍色海岸互動的“綠色旅游”的資源基礎。
三、海南島鄉村旅游――綠色旅游互補藍色旅游前景廣闊
現在海南也注意到鄉村旅游對海南旅游業的重要性,在適合的地方開始利用當地的自然文化資源開展鄉村旅游。全省也已開展諸如農莊、農家樂、文明生態村、農業旅游、農業主題公園等名目的旅游,但是總體上來說海南的鄉村旅游和國際上的先進國家和地區相比發展滯后,今后發展空間很大。
2008年,海南省各森林旅游區接待游客約300萬人次,旅游收入約5億元,成為海南旅游收入新的增長點。這組數據一度讓海南對“綠色旅游”的深度開發產生了更多憧憬。
因此,海南目前很有必要與時俱進地以國際旅游大視野來考慮其今后的旅游開發建設問題。目前單純的依靠濱海旅游資源開展的“藍色旅游”已不能滿足海南國際旅游島發展戰略的需要,因此必須要加大濱海內部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大力探索符合海南特色的綠色旅游的開發模式。
結合目前海南鄉村旅游的開發現狀,綠維創景經過對系列案例的研究總結一般概括為以下三個模式:
1、新農村建設模式――三亞檳榔河“夢里黎鄉”案例
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市的城邊村改造計劃,促進居住條件的改善和區域產業的提升。
三亞的擯榔河“夢里黎鄉”的雖然不具備完全意義上的黎族文化,但因區位靠近城市,分流三亞旅游的城市人口,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具體表現為觀光旅游者在鄉村地域內消費所帶來的區域直接經濟增長、當地居民提供服務或接受雇傭而形成的直接經濟收入以及受產業溢出效應和經濟乘數效應而形成的區域間接經濟拉動。
2、風情小鎮建設模式――海棠灣安置小鎮案例
隨著海南地產的熱銷,帶來海南濱海資源價值的提升,必然面對著原住民的搬遷和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
海南濱海灣區的開發帶來了大量的度假人口,這些人和傳統的觀光客不同,擁有房產,在海南的居住時間較長。對當地的消費拉升較強。因此在灣區規劃設計風情小鎮,可以取得當地原住民和外來度假人口的雙贏。雖然現在目前還面臨著眾多的問題,但是安置小鎮的開發建設對濱海旅游的補充和優化是最直接的。
包括鄉村人口的回流、公共服務的改善與提升、地方居民素質的保持與提升、地方傳統手工藝和特色技能的保護和復興、地方民風民俗的保護與再現以及由于社會文化交流所帶來的新興社會文化現象等等。例如海棠灣的風情小鎮。打造了具有明清風格的民宅,將旅游引人到居民生活中來,借鑒云南的發展模式,摸索搬遷安置的新模式,建設成為了服務式的風情小鎮。
3、主題公園建設模式――保亭檳榔谷的案例
海南豐富的黎族文化,以及根植于熱帶雨林的生活方式都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是早期的簡單的旅游公園的開發更多的難以為繼,成為海南旅游發展過程的過眼煙云。
隨著國際旅游島開發的深入進行,文化主題公園的開發的市場前景將會越來越廣闊。
例如海南的檳榔谷讓保亭的原住民直接參與旅游,體驗海南原始黎族文化,讓居民實現當地就業,原住民就當地文化進行文化植入性的新農村建設,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
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持,地方政府和居民將自發形成環境保護觀念以及環境改善的動力。例如海南的呀諾達是一個展現以熱帶雨林景區為主,為發展旅游業,自發以保護環境為前提,將景區周邊進行生態恢復。
通過以上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南海這個國際旅游島上,進行鄉村旅游的開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符合國際藍色旅游與綠色旅游互動的基本模式,對于促進海南旅游業快速發展,加快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對于海南島還有重要的產業意義: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休閑消費需求。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鄉村振興農旅融合2019-03-11
- ·田園綜合體共享農莊2019-03-11
- ·休閑農業與休閑商業2019-03-11
- ·現代農業的3大體系與6化手法2019-03-11
- ·農旅IP|農家百坊--傳統農莊文化體驗區2019-03-11
- ·農旅IP|藝術田園—以農業為基的文化創意活動2019-03-11
- ·郊野休閑:生態型農莊主題公園開發模式2019-03-11
- ·十九大與旅游(三)-農旅融合2019-03-11
- · 農旅融合:實現鄉村振興人氣聚集的主要路徑2019-03-11
- · 鄉村土地獲取的八大策略分析2019-03-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