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導向的新型農村社區研究
編者按
原標題
《旅游引導的產業集群化與新型城鎮化》研究報告 成果節選(二)
旅游產業導向的新型農村社區研究
“農村社區”概念初次在中央文件――《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若干重大問題決定》中出現,自此,建設新農村、建設農村社區的活動在全國普遍開展起來,這其中以河南山東兩省尤為典型,兩地因地制宜,創造了許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模式,逐漸改變了農村經濟發展結構,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黨的十八大工作報告指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為引領、新型工業化為主導、新型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的“三化”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充分發揮新型農村社區戰略基點作用。
作為《旅游引導的產業集群化與新型城鎮化研究報告》的重要構成之一,本文將基于新型農村社區的特征,重點探討旅游引導下的新型農村社區的打造手法及重要模式。(本文已于2013年1月11日,在中國旅游報第十版刊載,歡迎閱讀。更多研究成果,敬請持續關注。)
綠維創景策劃《把握黃金機遇期,以旅游助推新型城鎮化》專題
新型農村社區的概念和內涵
(一)鄉村社區(傳統農村社區)
中國傳統的農村社區,一般是社會學角度的定義,是指以一定的地理區域為界線,以農村居民為主體,以農業生產為經濟活動基礎,具有血緣、地緣關系,社會關系較封閉,設施、組織制度完善的農村社會生活共同體。農村社區有別于城市社區,其基本職能是為其他功能區服務的農業;其基本單位是村落,是由村民居住點為中心,將各類臨近的服務設施聯結起來的相對獨立的范圍或者地理區域。
(二)新農村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就是指打破原有的村莊界限,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經過統一規劃,按照統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內搬遷合并,統一建設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和調整產業布局,組建成新的農民生產生活共同體(也稱為“中心村”),形成農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務管理模式和產業格局。新型農村社區,不同于傳統的農村社區,不僅以農業產業為基礎,還將產業集聚、工業發展、服務業發展與農業農村發展銜接起來,是現代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既不能等同于村莊翻新,也不是簡單的人口聚居,而重點在于改變農民生活和生產方式,提升農民生活質量,集約節約用地,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加快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樣的公共服務,過上像城里人那樣的生活,共享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成果。
新型農村社區有六大顯著特征:
1、基礎設施城鎮化:新型農村社區要具備低于建制鎮的城鎮化基礎設施系統,即飲水、電網、供氣、供熱、交通、通訊、生態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硬件設施配套;
2、公共服務社區化:公共服務和百姓民生尤為關切,特別是醫療、教育、文化、警務等公共資源直接進入社區,服務社區居民;
3、社會管理社區化:社區化管理指社區服務的提供、社區保障的建設、社區組織的發展;
4、生活方式市民化:農民就地實現城鎮化,轉換身份,從農民變成市民,享受市民的福利待遇,特別是在金融、福利保障、社會制度等軟件配套方面;
5、產業結構現代化:農村產業結構要進行合理化調整,向現代化轉型升級,打造新型現代農業,合力提升加工工業,增強服務業,加大三大產業的融合力度,并開發新的產業形態;
6、就業結構城市化:農民向產業工人、股東、業主的角色轉換,其收入不僅包括薪金,還包括股金和租金等,收入來源多樣化。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鄉村振興農旅融合2019-03-11
- ·田園綜合體共享農莊2019-03-11
- ·休閑農業與休閑商業2019-03-11
- ·現代農業的3大體系與6化手法2019-03-11
- ·農旅IP|農家百坊--傳統農莊文化體驗區2019-03-11
- ·農旅IP|藝術田園—以農業為基的文化創意活動2019-03-11
- ·郊野休閑:生態型農莊主題公園開發模式2019-03-11
- ·十九大與旅游(三)-農旅融合2019-03-11
- · 農旅融合:實現鄉村振興人氣聚集的主要路徑2019-03-11
- · 鄉村土地獲取的八大策略分析2019-03-11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