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城鄉規劃管理規定
總則與城鄉規劃的實施
【頒布單位】 江西省南昌市人大常委會
【發文字號】 公告第6號
【頒布時間】 2011-12-13
【生效時間】 2012-02-23
【時效性】 有效
南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6號
《南昌市城鄉規劃管理規定》經2011年8月19日南昌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2011年12月1日江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批準,現予公告。本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南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1年12月13日
南昌市城鄉規劃管理規定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江西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鄉規劃的制定、修改、實施和監督檢查以及規劃區內的建設活動,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江西省城鄉規劃條例》和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鎮和村莊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市、縣、鎮(鄉)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中,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劃定。
第三條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注重提高城鄉服務功能,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注重近期建設與長遠發展相結合,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相結合,建設發展與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相結合,現代化建設與保持傳統風貌相結合,并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四條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鄉規劃工作的領導,統籌城鄉建設和發展。
市、縣人民政府設立的城鄉規劃委員會,負責對涉及城鄉規劃編制和實施的重大事項進行審議。城鄉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的事項,報本級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程序審批。城鄉規劃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相關城鄉規劃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城鄉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并予以保障。
第五條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并可以在各區、開發區(新區)設立派出機構。
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確定相關機構或者專人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市、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鄉、鎮設立派出機構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會同其做好城鄉規劃的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工業信息產業、國土資源、財政、環境保護、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公安消防、公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鄉規劃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開展城鄉規劃研究,加強城鄉規劃信息、檔案及數據庫的建設和管理,創新管理方式,提高城鄉規劃的制定、實施和監督管理水平。
第二章城鄉規劃的實施
第七條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省有關技術標準和規定,結合實際,擬定本市城鄉規劃技術管理規定,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八條各項建設用地和建設工程應當符合城鄉規劃,依法取得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的規劃許可證件。規劃許可證件包括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跨縣、區的建設項目,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規劃許可證件或者在征求有關縣、區人民政府意見后委托相關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規劃許可證件。
第九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規劃許可證件的內容進行建設。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規劃許可證件的內容。確需變更的,應當向原許可機關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禁止買賣、涂改、租借或者轉讓規劃許可證件。
第十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辦理規劃許可證件提交的圖紙材料應當附電子文本。電子文本應當符合有關技術規范的要求。
第十一條按照國家規定需要有關部門批準或者核準的建設項目,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在報送有關部門批準或者核準前,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核發選址意見書。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符合條件的,核發選址意見書;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發選址意見書,并書面告知理由。
第十二條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在申請辦理劃撥土地手續前,建設單位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符合條件的,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并書面告知理由。
第十三條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出讓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前,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提出規劃條件。規劃條件應當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
未確定規劃條件的地塊,不得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劃條件未納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該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無效;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賠償。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的規劃條件期滿一年仍未進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規劃條件應當重新確定。
第十四條在城市、鎮規劃區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持建設項目的批準、核準或者備案文件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第十五條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的,不得改變規劃條件。確需變更規劃條件或者分割土地轉讓的,應當重新申請確定規劃條件,并將規劃條件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組成部分。
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后,受讓方應當持轉讓合同等材料,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變更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以拍賣、招標、掛牌等方式依法處置房屋、土地權益的,處置機構應當事先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實被處置房屋、土地的相關規劃要求。
第十六條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條件進行建設,不得擅自改變用地性質、容積率等規劃條件。因特殊情況需要變更的,應當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建設單位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說明變更內容和理由,并附修建性詳細規劃或者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
(二)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對變更申請進行初步審查,變更內容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不予批準;變更內容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應當組織專家對變更的必要性和修建性詳細規劃或者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專家應當從專家庫中隨機抽調。
(三)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將變更申請和專家論證意見通過在城鄉規劃公示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網站和同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以及建設用地現場公示等方式,征求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公示時間不少于七日,必要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聽證。
(四)經專家論證、征求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后,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認為確需變更的,應當依法提出變更建議并附論證、公示等相關材料;組織聽證的,還應當附聽證材料,報經本級人民政府同意后作出批準變更決定。
(五)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將依法變更后的規劃條件通報同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并公布,同時報上一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備案。
(六)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與建設單位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變更合同,補收土地出讓金。
(七)建設單位應當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變更合同和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有關材料申請辦理規劃許可。
第十七條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下列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一)房屋建筑工程;
(二)道路、交通、管線等各類市政設施工程;
(三)廣場、停車場、園林工程;
(四)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工程;
(五)城市雕塑、大型戶外廣告設施工程;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建設工程。
城市、鎮規劃區內主要道路臨街建筑物外立面裝修,需要改變規劃許可條件的,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主要道路的名錄由市、縣人民政府公布。
第十八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
(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準使用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
(三)需要進行日照分析、交通影響評價等的,提供有關技術論證報告;
(四)需要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提交修建性詳細規劃;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材料。
單棟建筑面積超過五千平方米或者兩棟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線等各類市政設施工程應當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或者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應當有配套管線工程詳細規劃。
經依法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不得隨意修改;確需修改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采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因修改給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依法審定后兩年內,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的,依法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失效。
第十九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決定,符合條件的,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書面告知理由。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時,應當與有關部門采取統一辦理、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等方式,簡化程序,提高效率。
第二十條臨街建筑物外立面裝修工程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房屋所有權證或者房屋租賃合同和房屋所有權人同意裝修工程的書面意見;
(二)裝修前臨街建筑物外立面現狀材料;
(三)裝修工程設計方案及效果圖;
(四)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符合條件的,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書面告知理由。
第二十一條城市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中心區主、次干道臨街建筑物和其他高層建筑物、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建設應當提交兩個以上修建性詳細規劃或者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經專家論證后,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查。
第二十二條城市規劃區內一般不得新建架空線?,F有架空線應當逐步埋設入地。
第二十三條城市、鎮規劃區內應當統一規劃、集中建設住宅,城市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中心區不得新建、改建、擴建零星、低層住宅。
住宅小區的建設,應當綜合配套,修建性詳細規劃確定的配套設施應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第二十四條舊城區改建,應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風貌,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降低建筑密度,增加綠地和公共空間,改善人居環境和市容景觀,合理確定拆遷和建設規模,嚴格限制零星插建,有計劃地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改建。
第二十五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按照依法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拆除應當予以拆除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
第二十六條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需要搭建臨時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建設臨時道路、交通、管線工程等設施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當明確臨時建設工程使用期限。臨時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不得超過兩層。
臨時建設工程使用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期滿需要延續的,應當在期滿三十日前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可以延續一次,期限不得超過一年。臨時建設工程應當在批準的使用期限屆滿前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拆除。
臨時建設工程不得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第二十七條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需要臨時使用土地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應當注明使用期限。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持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向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
第二十八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和村民住宅建設的,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鄉、鎮人民政府報市、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按照有關規定受市、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委托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鼓勵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集中建設村民住宅。
第二十九條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要求,進行建設工程放線,并提出驗線書面申請。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接到書面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到現場進行驗線。經驗線合格的,出具驗線單。
城市、鎮規劃區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至正負零、工程過半時,地下管線工程覆土前,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告知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到現場進行復驗。
第三十條城市、鎮規劃區內建設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持以下材料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規劃條件核實:
(一)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條件核實申請;
(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附件、附圖;
(三)經依法審定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及設計方案效果圖原件;
(四)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出具的建設工程驗線單和復驗的有關材料;
(五)具有相應資質單位出具的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測量成果報告書;
(六)建設工程竣工現狀照片;
(七)施工圖;
(八)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經核實符合規劃條件的,應當出具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合格意見單;不符合規劃條件的,應當書面要求建設單位或者個人進行整改。
未經規劃條件核實或者經核實不符合規劃條件的,建設單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房屋權屬登記機關不得辦理權屬登記。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前拆除所有臨時設施并清理場地。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南昌市城市管理條例2013-02-25
- ·關于印發景德鎮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項目2012-08-28
- ·浙江省濕地保護條例2012-08-23
-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環境保護條例2012-07-17
- ·江西省旅游產業項目庫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2012-04-18
- ·江西省九江開放開發區管理辦法2012-04-18
- ·江西省旅游管理條例(2001年修正)2012-04-18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