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9zswd"><source id="9zswd"><menuitem id="9zswd"></menuitem></source></rp>

    1. <table id="9zswd"></table>

      文旅融合大時代 文化與旅游關系的幾個說法

      2018-12-10 綠維文旅 標簽:文化旅游

       即將過去的2018年,“文旅融合”無是個熱詞。文化與旅游的關系成為人們熱議的題目,各種說法蜂起,有的雖然生動但有待推敲?,F揀其要者略加評析。

      “詩和遠方”。在文化和旅游部掛牌當天,一位記者寫了一篇《詩和遠方》的短評,“詩”比喻文化,“遠方”比喻旅游。意思是文化與旅游的結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遠方”,旅游就更有“詩”意。比喻的用意無疑是積極的。文化無疑是旅游最好的傳播方式之一,但并非是唯一的方式。從古到今,文化有千千萬萬種傳播載體,尤其是進入數字化時代,傳播文化的工具日新月異、層出不窮,旅游是其一而并非唯一。

      “文化為魂,旅游為體”。“靈魂”與“載體”說源自2009年9月文化部與國家旅游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原文為“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旅游沒有文化就等于沒有靈魂”千真萬確,但不能反過來說“沒有旅游文化就沒有了載體”。文化的載體千千萬萬、而且不斷創新。旅游是“重要載體”,而非唯一載體,“重要”兩字不可少。

      “旅游沒有文化就沒有靈氣,文化沒有旅游就沒有活力”。前一句十分正確,后一句過于絕對。文化并非靠旅游才“活”起來的。固然不少古鎮古村古街瀕臨毀滅的邊緣,開發了旅游確實得以搶救與激活,但是沒有物質與非物質的文化遺存為基礎旅游也不可能憑空而起。即使有些仿制的古鎮古街,也離不開歷史文脈的積淀。不少仿建的“古”鎮“古”街盡管有“形”而無“神”,缺少原真而鮮活的文化內涵和意境,依然冷冷清清“活”不起來。旅游使文化更有活力,文化使旅游更有靈氣。只有同時遵循文化傳承與旅游發展的規律,并使兩者有機融合,文化才有活力、旅游才有靈氣。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資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場”。把文化和旅游的關系說成資源與市場的關系雖有其合理的因素。就旅游資源而言,除了人文資源(文化和社會資源)之外,還有自然生態資源。人文資源與生態資源兩者性質不同沒有可比性,不能說誰“最好”。就市場而言,文化產品和旅游產品的消費主體都是人,其區別是旅游產品只有離開慣常居住地才能消費,而文化產品在家庭內外、社區內外、居住地內外、國內國外都可以消費。以此而言,文化產品的市場比旅游產品的市場大得多。旅游消費是文化消費中的一種,文化市場就空間范圍而言大得多,就人群而言廣泛得多,不成其為“最大的市場”。

      “文化產業一旦與旅游融合就能贏得人民大眾,也才能成其為產業”。無論文化產品還旅游產品,都必須“贏得人民大眾”的消費才能轉化為商品,才能成為其產業。旅游與文化的融合既豐富了旅游產品,又擴大了文化產品,帶動了文化產業的壯大,文化旅游業成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共同發展的生力軍與增長極。但是文化產業并非只有旅游一種業態,文化產業中還包括新聞信息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文化投資運營網絡文化服務等,還包括為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這些文化產業并非都是與旅游融合“才成為產業”的。文化產品與人民生活結合就成其為產業。就民眾在其常住地對文化產品消費的頻率、規模與種類而言,比民眾在非常住的旅游地對文化產品的消費要大得多。對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而言,民眾在其常住地對文化產品的消費永遠是文化市場的主體,外來游客對目的地的文化產品的消費是該地文化市場的補充。只有少數本地人口少而游客總量遠多于本地人口的國家(如馬爾代夫)或地區(如三亞),旅游才是文化產業的消費主體。

      的確,一切休閑與旅游活動、項目、產品、消費、服務、宣傳、廣告等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即使是離開慣常環境的自然觀光、娛樂健身也具有文化意義,旅游現象歸根到底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從這個層面上說“一切旅游都是文化旅游”也未嘗不可。但是正如旅游產業不能與文化產業劃等號一樣,并非所有的旅游都可以稱得上“文化旅游”。

      從旅游類型分,基本上可分為休閑性和事務性旅游兩大類,離開慣常環境的商務、會議、展覽、醫療、探親、宗教信仰者的朝拜等屬于事務性旅游(更準確說是“旅行”)。休閑性旅游大致可分的自然旅游和文化(或人文)旅游產品兩大類,以山、林、草、田、湖、河、海和沙漠等為主體的旅游為自然旅游或生態旅游(即大眾化自然旅游的升級版),以名勝、名城、名鎮名村、名人故居、主題公園、旅游演藝、博物館、歷史紀念地為主體以及鄉村旅游、工業旅游、修學旅游、科教科考、軍事旅游、非宗教信仰者的廟宇觀光考察等都可稱為文化(或人文)旅游,還有一種自然與文化兩者兼備的復合型旅游產品,但是不宜把所有旅游都放到“文化旅游”的框子里。

      “能融則融,盡融多融”。在人們熱議“文旅融合”之際,此論一出似有耳目一新之感。文化與旅游有眾多共同之處、重合之處,可以融合,但是如上所說,兩者畢競是不同的范疇,還有不少不同之處,是不能融合的。如有些民族的風俗習慣(如天葬)、宗教儀式(如藏傳佛教中密宗的某種修練儀式)是不能向游客開放的。“能融則融,盡融多融”,要求因地、因時制宜推進文旅融合,并不要求所有的文化與旅游行業、企業、機構和項目都要去做“文旅融合”,應該注重文旅融合的效果。

      時下“文化旅游”成了標簽,與旅游沾邊的會議論壇、規劃設計、企業組織、會議論壇、田園小鎮、綜合體、度假區等等都貼上了“文化旅游”的標簽。這個現象并非壞事,說明文旅融合已成社會共識;這個現象也非偶然,說明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已成為今后休閑與旅游發展的潮流。但是如果把“文化旅游”當作標簽,終究并不甚妥當。

      只有旅游管理者、經營者、服務者、研究者和參加者都懷著對文化的尊重與敬畏,具有人文情懷和文化素養參與到旅游服務和消費活動之中,才稱得上是文化旅游。否則如果用野蠻人心態和行為即便是開發或去了文化旅游目的地,得到的只是偽文化、劣質文化的感受。


      本文關鍵字:文化旅游 查看更多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泛旅游規劃設計機構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四甲廣告
      數字文化館
      鄉村振興
      主營業務

      旅游運營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劃
      第一, 精準的定位旅游景區定位,是景區開發的第一步,也是為旅游景區開局找魂的[詳情]
      特色小鎮如何運營
      1,運營體系一定要走在小鎮實施的前邊。只有將運營工作前置,小鎮的生命機能才[詳情]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
      十四五應該如何編制?
      為編制好地方&ldquo;十四五&rdquo;規劃綱要,綠維文旅認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編[詳情]
      旅游運營與地產開發雜志
      旅游運營與地產開發電子期刊

      專題導航:旅游規劃|旅游策劃|景區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溫泉規劃|景區規劃|旅游小鎮|主題公園|度假區規劃

      掃一掃 訂閱“綠維微信電子刊”
      旅游·小鎮·鄉村振興
      收藏干貨,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賬號:綠維文旅lwcj2005

      中國旅游規劃四甲級資質單位-北京綠維文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網絡營銷支持:北京綠維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咨詢熱線: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郵編:100007 綠維創景聯系方式,策劃、規劃、設計等項目咨詢QQ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北大街107號科林大廈D座 京ICP備12033662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1731號

      国产欧美综合视频二区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rp id="9zswd"><source id="9zswd"><menuitem id="9zswd"></menuitem></source></rp>

        1. <table id="9zswd"></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