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融旅,以旅載文——崇義縣發展全域旅游的優勢和做法
近年來,崇義縣圍繞打造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崇義樣板”,堅持以文旅融合為抓手,堅定不移走全域旅游發展路徑。通過探索“以文為魂、以旅為體、文旅合一”的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提升新品質,激活新引擎,開啟新篇章,不斷培育生態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全力助推文旅產業融合,實現經濟社會全域發展。
發展全域旅游的優勢
崇義縣位于江西西南邊陲,國土面積2206平方公里,總人口21萬,是較為完整體現明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軍事家王陽明圣人“立功、立言、立德”的地方。崇義境內人文景觀、紅色資源、非物質遺產、自然資源密集,山河田湖、泉竹亭橋匯聚,生態環境優越,交通便利,文旅融合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NO.1
文化積淀深厚,人文景觀獨特
崇義人文景觀眾多,歷史文化底蘊極其深厚,文人墨客、石碑雕刻、書院廟宇、亭橋應有盡有。人文景觀數量繁多,古建筑群密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竹文化”氛圍濃厚。
NO.2
旅游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
縣域內自然資源和紅色旅游要素齊全,被譽為“江南的綠色寶庫”、鄉村旅游示范縣等。據普查,縣域旅游資源98個,其中重點開發旅游資源13個、適度開發37個、可利用37個、保護為主11個,規格品位高,開發潛力大。崇義屬于原中央蘇區區域范圍,縣內紅色文化遺址豐富,毛澤東、鄧小平、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輝足跡。據統計,崇義縣規模較大的有17處,如革命烈士紀念塔、上堡整訓舊址群、義安新溪毛主席舊居、思順彭德懷舊居、紅三軍團總指揮部舊址等。其中,上堡整訓舊址群,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被譽為中國“軍旗不倒的地方”。
NO.3
生態環境優越,生態功能顯著
崇義位于贛湘邊界羅霄山脈東麓,是羅霄山脈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的核心區域。全縣“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莊園”,森林覆蓋率高達88.3%,為全國縣級之最,也是中國鷺鳥之鄉、中國南酸棗之鄉,贛西—贛西北山地森林生態屏障主體分布地區。目前,全縣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10個,省級生態村10個,市級生態村83個,市級以上生態村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75%。同時,先后獲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綠化模范縣、中國魅力名縣、中國最受游客喜愛的地方、百佳深呼吸小城等12項“國字號”以上殊榮。
發展全域旅游主要做法
崇義縣文旅融合發展堅持以資本、內容、科技為驅動,將歷史文化資源、旅游資源、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提升。
崇義自實施文旅融合全域發展以來,打造了7大景區、2大特色小鎮、1個景區縣城的“7+2+1”文化旅游格局,主要旅游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文旅融合發展勢頭越來越好。文旅融合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特色亮點,對激發文旅市場活力,推動文旅產業跨越式發展和縣域經濟轉型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NO.1
打響“一張品牌”
堅持把陽明文化作為文旅融合最大特色、最強動力、最好方向,堅定不懈將其打造成為縣域經濟的戰略支柱和產業升級主攻方向。嚴格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聘請國內一流的陽明文化團隊進行規劃設計,打造“一山一湖一園一館一院一碑”文化旅游格局,建設全省投資最大、體量最大的陽明文化旅游項目,形成“陽明足跡行”精品旅游線路,通過舉辦陽明文化推介會、國際論壇、首屆陽明文化旅游節”等系列陽明文化宣傳活動,成功打響“陽明之城、王學圣地”品牌。
NO.2
做足“兩篇文章”
多年來,崇義縣一直在實踐中探索,在發展中艱行。經過不斷地摸索總結,最終提出以“綠色”和“特色”作為打造“崇義樣板”的“標簽”。一是做足綠色生態文章。崇義縣立足發展實際和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全域旅游發展路徑,堅持綠色崛起發展理念,把全縣當作一個景區來規劃、建設,變自然資源優勢為文化旅游優勢,助推全域旅游產業發展。二是做足特色文化文章。提升改造紅色景點,發展紅色經典旅游;依托當地濃厚的竹文化,開發系列竹文化特色項目;積極做好陽明文化搶救性保護和弘揚工作,利用王陽明建縣500周年契機,重點打造“知行合一”的陽明主題文化景觀。如,知行公園以陽明文化為魂,陽明展覽館、陽明書院、陽明酒店等建筑以明代風格為形,凸顯王陽明“知行合一”心學理念和文化精髓,推動特色傳統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
NO.3
用好“三個推手”
崇義縣始終堅持以資金、政策、導向作為文旅融合發展的三個重要推手,全面加快文旅融合發展和縣域經濟轉型升級。一是加大財政扶持。出臺《崇義縣支持鼓勵全域旅游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加大財政扶持,將旅游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布局,將相關部門的專項資金與旅游項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二是強化政策引導。鼓勵多方投資旅游項目,整合金融資源,支持旅游企業采取項目特許經營權、收費權、門票收益權、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質押擔保等方式擴大融資規模。三是注重融合發展。在打造陽明文化旅游綜合體過程中,以全業融合、全民參與為抓手,推動“文化旅游+”新型城鎮化或體育產業化等深度融合發展。
NO.4
聚焦“四個重點”
打蛇打七寸,牽住“牛鼻子”。崇義縣堅持以陽明文化為抓手,圍繞打造文旅融合“崇義樣板”,突出重點,精準聚焦。一是突出規劃引領。提出實施“一山(陽明山)一湖(陽明湖國家濕地公園)一園(知行公園)一館(王陽明展館)一院(陽明書院)一碑(平茶寮碑)”等“六個一”為架構的陽明文化旅游戰略布局。二是提升社會影響面。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線上線下平臺加強宣傳推廣;以建縣500周年為契機,舉辦第十八屆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群星耀陽明”中國萬人養生徒步大會等系列活動,提升社會知名度。三是完善旅游市場要素。建設仿明代古建筑群,打造陽明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推進良知樓、知行公園、陽明書院等文旅項目建設,完善陽明山蘭溪谷游步道、環湖棧道改造、陽明酒店等文旅配套設施,實行管理層領導人才競聘上崗制度,堅持文旅融合高端人才引進和內部從業人員、專業人培育“兩條腿”走路方式,打造文旅融合一流人才團隊。四是推動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當代化。深度發掘陽明文化、八大山人朱耷墨寶真跡、紅色革命遺址等旅游資源,實現文化經典與現代價值的完美結合。
崇義縣為提升文旅形象,展示豐富的文旅資源,充分利用傳統媒介和新媒體,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面。一是借力傳統媒介。二是挖掘新媒體力量。三是借助會展推介平臺。通過開展深入調研,反復論證,因地制宜地挖掘、提煉、總結出“古、紅、綠、泉”四大文旅融合特色。“古”,即深度挖掘以王陽明為代表的“六個一”陽明文化,可以概括為“陽明之城、王學圣地”,將本地特色文化融入陽明文化綜合體項目建設,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實現陽明文化旅游價值現代化。同時,重點開發萬壽宮、章源橋、茶寮碑刻、王文成公祠碑等人文歷史文化景觀。“紅”,即“紅色文化”遺址,包括對毛澤東舊居、朱德舊居、紅軍后方醫院舊址、革命烈士紀念塔等17處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修建,突出體現和弘揚蘇區紅色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綠”,即依托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重點建設陽明湖、陽明山、齊云山、君子谷等景區,發揮“天然氧吧”經濟效益最大化。“泉”,即依托豐富的溫泉資源,重點建設茶灘、上堡、金坑湯泉旅游度假村等,逐步發展康養產業。
來源/崇義政府辦 編輯/茅花君 陳武濤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相關閱讀
- ·著力“八推進八統籌”促進湖北全域旅游發展2018-12-07
- ·綠維《長子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順利通過專家評審2018-12-07
- ·創新發展全域旅游新模式,浐灞助力大西安打造國際旅游文化名城2018-12-06
- ·黃山市徽州區創新模式喚醒“沉睡”老房 助力全域旅游發展2018-12-06
-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2018-12-06
- ·北陡鎮: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融入大灣區建設首要內容2018-12-06
- ·懷化市開展全域旅游暨旅游扶貧培訓2018-12-06
- ·探尋高質量發展的烏鎮模式全域旅游發展的“桐鄉樣本”2018-12-05
- ·全國發展鄉村民宿推進全域旅游現場會在湖州召開2018-12-05
- ·廊坊這些區域將建大興國際機場臨空商務旅游...2018-12-05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