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最近的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案例,謝謝!
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是國家或地區為發展旅游事業,對所屬旅游資源和旅游地的開發、利用、保護進行全面規劃和總體部署,確定旅游產業的發展總方向,各種建設項目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布局,以保證旅游業各部門的協調發展。
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涉及國民經濟的許多方面,主要內容有:旅游資源開發序位的確定,旅游土地的利用,基礎設施的空間布局和發展,物資供應和交通建設,旅游市場,環境保護,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培訓,投資來源和投資規模等。
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案例:《山西省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1年)》
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加快發展旅游產業,對調整經濟結構、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居民消費、擴大社會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體要求,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的影響,保持旅游產業的平穩較快發展,促進我省“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戰略的實施,同時為“十二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特制訂本規劃。規劃期為2009年-2011年。
一、我省旅游產業面臨的形勢
近年來,我省旅游產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發展質量顯著提高。2008年,全省旅游總收入達739.32億元人民幣,在全國居第13位,在中部六省居第4位。2009年1-6月,全省旅游總收入達426.34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17~29%。
我省旅游產業從“十五”末至今經歷了一個低基數基礎上的快速發展階段,但目前的發展水平與豐富的旅游資源稟賦并不相稱,存在旅游服務體系不完整、旅游基礎設施不夠健全、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市場主體弱等諸多問題。我省旅游產業發展潛力和空間還很大,需加大旅游投入,進一步改善發展旅游產業的基礎條件,加快旅游產品結構調整,大力轉變旅游產業發展方式,拓展發展空間。
目前,我省旅游產業在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有利條件: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3000美元,旅游消費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旅游市場需求不斷放大的總趨勢沒有改變;我省“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戰略的實施,使社會投資旅游的規模不斷擴大;惠及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公路、機場、鐵路、環保等事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我省農村“五覆蓋”民生工程的建設,將使旅游產業發展的環境大為改善。
二、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三個發展”的要求,以構建山西旅游服務體系為支撐,以加強建設旅游目的地和提升完善精品旅游線路為重點,大力推進旅游產業的協調發展,為“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長遠時期旅游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的目標
到2011年,旅游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旅游服務體系基本健全,旅游產業得到更大發展,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1旅游收入穩步增長。到2011年,旅游總收入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8%。
2旅游富民取得實效。到2011年,我省旅游產業直接就業人數達到35萬人,間接帶動就業人數達到200萬人,全省鄉村旅游客棧達到萬家。
3旅游服務設施基本完善。到2011年,初步建成省、市、景區三級旅游服務體系,建成功能較為齊全的省級旅游信息平臺。
三、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構建全省三級旅游服務體系
構建省、市、景區三級旅游服務體系。在旅游中心城市建設旅游集散中心,在重點旅游目的地建設游客服務中心,集散中心和服務中心要具備游客集散、咨詢、投訴、預訂、住宿、餐飲、購物、救援、信息、導游等多種功能。
繼續建設我省旅游信息平臺,完善旅游政務、旅游信息咨詢、旅游商務、網上旅游等功能。
(二)推進以五大景區為重點的全省旅游目的地建設
以五臺山、平遙古城、云岡石窟、關帝廟、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為重點,挖掘文化內涵,突出特色,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完善接待設施,提高服務功能,完善旅游安全體系,形成多日游的旅游產品。
堅持分期開發、梯次推進的原則,加強右玉、蘆芽山、藏山、磧口古鎮、洪洞大槐樹、壺口瀑布、歷山、皇城相府、太行山大峽谷、王莽嶺等景區的建設,使其成為我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三)提升完善六條精品旅游線路
將古建宗教、晉商文化、尋根覓祖、太行山水旅游線路培育成成熟的旅游線路;將紅色經典線路培育成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旅游線路;規劃建設黃河文明線路,同步進行市場開拓,形成我省重要的儲備旅游線路。要依托重點景區、交通干線和集散城市,建成交通便捷、主題鮮明、要素配套、服務完善、內涵豐富的復合型精品線路。
(四)調整優化旅游產品結構
在提升完善我省以文物觀光游為主的傳統旅游產品的基礎上,加快自然生態旅游產品開發,重點開發右玉、歷山、蘆芽山、太行山、呂梁山等生態旅游產品,在右玉縣試點建設不收門票的生態旅游景區。
在各地級市城市周邊積極開發農家樂、城郊游、生態游等旅游項目,建設環城休閑度假帶。
以杏花村、東湖醋園、同煤集團晉華宮礦、平朔露天煤礦、長子特高壓示范工程、太鋼集團不銹鋼園區等為重點開發工業旅游。
圍繞各類展會發展商務會展旅游。
到2011年,初步形成觀光與休閑度假相結合,長線旅游與短線旅游相結合,要素齊全、功能配套的旅游產品體系。
(五)加強旅游配套設施建設
繼續完善重點景區的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游廁所、旅游信息、旅游標識等服務設施建設,建成50座游客服務中心,建設和改造100處生態停車場、260座星級以上旅游廁所。強化景區安全設施和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把重點旅游景區的干線公路和支線公路、旅游標識系統、區間服務區建設納入省交通規劃。到2009年底,完成全省所有高速公路的400余塊旅游交通標識牌建設。到2011年,完成3條共190公里旅游干線公路、22條共550公里旅游支線公路建設;完成國道、省道、旅游支線公路1000余塊旅游交通標識牌建設;完成5處區間服務區、3處自駕車營地建設;所有地級市都要建設和完善旅游公交系統。今后,新建的所有公路都要規劃旅游標識牌和區間服務區。
加強重點景區內部及周邊、景區支線公路兩側的環境整治,景區環保設施建設要納入城建、環保、林業、水利等規劃,旅游目的地、重點景區都要建設垃圾、污水處理設施,改善燃料結構。
(六)加大旅游市場開發的力度
加強區域旅游協作,建立區域旅游合作機制,推進黃河中部旅游規劃,鼓勵企業跨區域合作,形成跨區域的旅游線路和產品,開辟京太西(北京—太原—西安)中華民族文化走廊旅游線路和云岡-龍門-敦煌中國石窟游線路。以三處世界文化遺產為品牌,以六條精品旅游線路為紐帶,拓展客源市場,優化旅游消費結構,提高旅游消費水平。
(七)培育和壯大旅游企業
堅持政企分開的原則,積極探索景區公司化管理的模式。支持鼓勵旅行社兼并重組,大力發展旅游超市。積極引進先進的旅游管理公司和旅游管理人才,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到2011年,全省AAAAA級旅游景區達到5家以上,AAAA級旅游景區達到45家以上;力爭3家旅行社進入全國百強社;五星級酒店達到20家以上。
(八)加強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
旅游部門和文化部門要把旅游開發與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把旅游娛樂與山西文化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開發地方色彩濃郁、生動活潑、參與性強的娛樂項目。
在旅游中心城市、重點旅游目的地建設旅游商品市場。
四、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的政策措施
(一)加強對旅游產業發展的領導
加強對旅游產業發展的領導,建立健全統籌協作的工作機制。每年召開一次省級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專題研究一次旅游產業發展問題。各地級市要建立健全旅游產業發展的領導機構,經常召開會議研究旅游產業發展問題。強化對旅游發展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加大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形成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
(二)多渠道籌集旅游產業發展資金
在穩定并逐步增加省級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各市和旅游重點縣(市、區)要進一步加大政府引導性資金的投入。積極探索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申辦制。大力推進銀旅合作,支持旅游企業、景區多渠道融資。
(三)建立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激勵機制
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旅游條例》、《山西省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條例》等法規。鼓勵企業轉型發展旅游產業,制定促進企業轉產的優惠政策;制定對旅行社的激勵措施,鼓勵更廣泛的旅游消費者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旅游消費活動,形成長效機制。對為我省旅游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四)建立健全旅游質量監督機構與安全管理機制
完善省級旅游質監機構,建立職責明確、監管到位的旅游監管體系。強化旅游安全監管,健全旅游安全應急體系,旅游、衛生、公安、交通等部門要聯合建立旅游安全應急機制,確定一批旅游應急醫療救治、救援服務的定點單位。
(五)旅游人才培養和產業研究
面向旅游經濟運行和產業實踐,加強旅游培訓、教育和科學研究。大力加強旅游職業教育,積極培養和引進急需的旅游人才。適時啟動和推進全省旅游資源普查,挖掘一批新型旅游資源,儲備旅游項目。
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的實施
省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的分工,盡快制訂《實施細則》,并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各市、縣要按照本《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具體落實措施,確保取得實效。對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跟蹤、了解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