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萬塔之城
漫步在約25平方公里面積的古城蒲甘,處處可見大、小不一的佛塔矗立在街頭巷尾。真可謂:“出門見佛塔,步步遇菩薩”。據統計,自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達萬余座,故蒲甘也被稱為“萬塔之城”。數百年來,雖歷經戰火兵災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余座。在現存的100多座著名的佛塔中,有的潔白素雅、樸素大方,有的金光閃閃、雍榮華貴。塔內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臥,千姿百態,形象各異;他們有的頂天立地、高約數丈,有的精巧纖纖、高不盈余;這些佛像表情逼真細膩,惟妙惟肖。這些佛塔內的浮雕壁畫,更是技藝精湛,獨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譽為“宗教藝術薈萃”、“東方佛教藝術的寶庫”。
蒲甘位于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曼德勒西南150多公里處. 這里曾是古代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蒲甘(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的首都。這里最初是由19個村落匯集成的小鎮,古稱“阿利摩陀那補羅”。公元849年,頻耶王在蒲甘筑城,建城門12座,并挖護城河相圍。1044年。阿如律陀王在這里創建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包括緬、撣、孟等民族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即蒲甘王朝。從此,蒲甘開始成為歷代蒲甘王朝的京都。當時,阿奴律陀王篤信佛教,他在征服緬南部直通王國時曾獲32部《三藏》經、300名高僧和技藝高超的工匠多人
于是他開始在蒲甘大造佛塔,在以后的250年至皇朝沒落為止,一個國王緊接一個國王在富饒的依洛瓦底江邊,不斷的建造佛塔及寺廟,美和偉大就這樣日漸形成,蒲甘亦遂之成為緬甸文化、宗教的圣地之一
或許過分的投入,是衰敗的開始,正如歷史上任何奢華的皇朝。國王一聲令下,砍下的樹木都用來喂磚窯,才燒出火紅色的磚塊,再鋪疊成信仰的種種姿勢。而失去根的土地,泥土流失,綠意絕跡,人自然遺棄這塊土地。當然更直接的理由是,1287年忽必烈的入侵,結束了蒲甘皇朝,一個皇朝就剩下落寞而華麗的背影。
據統計,自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達萬余座,故蒲甘也被稱為“萬塔之城”。數百年來,雖歷經戰火兵災和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仍存有佛塔千余座。在現存的100多座著名的佛塔中,有的潔白素雅、樸素大方,有的金光閃閃、雍榮華貴。塔內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臥,千姿百態,形象各異;他們有的頂天立地、高約數丈,有的精巧纖纖、高不盈余;這些佛像表情逼真細膩,惟妙惟肖。這些佛塔內的浮雕壁畫,更是技藝精湛,獨具匠心。因此,蒲甘又被譽為“宗教藝術薈萃”、“東方佛教藝術的寶庫”。
蒲甘人把畢生所得用于侍佛,他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捐獻一座佛塔,寧肯自己住草蓬,也要讓佛住廟堂。自建國一千多年來,蒲甘建各式佛塔、佛廟無數,鼎盛時期多達四百多萬座。有地理學家考察后嘆息,一塊磚一棵樹,是修佛廟造就了蒲甘的干燥天氣。曾幾何時,蒲甘綠樹成蔭,參天蔽日,行走于森林、佛塔之間有一絲神秘之感。而現在只有小樹、灌木和仙人掌,過百年的已鮮見。
在這個"萬塔之城"中,最大的佛塔屬于最殘 暴的君王修建。這位君王完活兒后殺死了所有工匠,為的是確保再無此技藝的人留傳于世。蒲甘史上最大佛塔的紀錄就是這樣保持的。經過歲月滄桑和外族掠奪,現存的二千多座佛塔內大多空空如也。未被帶走的只余曠野之中座座佛塔,像一個個啞口巨人般向游人比劃著輝煌的過去。
人民樂于修佛,加之旅游經濟的催化,緬甸人開始了新一輪的重建工作,海內外各方人士也紛紛捐贈。如果留心,你會找到中國兩代國家領導人捐贈修建的佛塔。而九百年前,忽必烈汗曾來此毀佛塔無數!
觀塔之余,你能享受到蒲甘的特產:寧靜和悠閑。在午日的暈眩之中,你只聽到昆蟲翅膀發出的嗡嗡聲。婦人們搽著特制的樹粉,兼化妝防曬功能,悠閑地叫賣著旅游紀念品。有小姑娘操著純正的英語叫著:"Souvenir!Souvenir!Cheap,Cheap!Would you want some?"孩童般稚氣的小和尚飛快地從寺廟這頭跑向那頭,在蒲甘,當小和尚成為一條生計和出路。而村狗則懶洋洋地躺在地上,啥事不干。
在蒲甘你可暫且拋開一切與全球化有關的概念。有錢又能怎么樣?汽車,沒油,要到黑市高價買;電視,像所有大眾媒體一樣屬嚴控,只有兩個官方臺;洗衣機,沒水,買來也變成擺設。
但蒲甘人卻擁有這世界上最美的日出和夕陽。
本文關鍵字: 查看更多
- 關注綠維文旅
微信號:lwcj2005
公眾號:綠維文旅 - 創意經典·落地運營
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開發運營服務商
好創意、可落地一流規劃在綠維
新鮮資訊、原創觀點、專題研究、實戰案例,每天精選分享
旅游運營回答
- 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有哪些?
- 1、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泛產業聚集結構特色小鎮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