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城市生態規劃的內容有哪些?如何體現生態的?
繼獲得首個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首批國家生態市后,江蘇省張家港市最近又率先啟動了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張家港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大綱》(以下簡稱“規劃大綱”)通過了專家評審。“規劃”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推動可持續發展為核心,針對張家港市的環境質量、資源消耗與經濟協調性等特點,提出要營造生態文明城市氛圍,建設生態文明人居環境,鞏固和深化城市生態建設成效,優化和提升城市功能,凝練和凸現港城特色。
張家港市是一座新興的港口工業城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張家港堅持環保優先的發展方針,始終堅持經濟投入和環境投入同步加大,集約開發和資源保護同步推進,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源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2008年,張家港在縣域經濟百強縣排名中并列第一,最近又成為全國第一個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的縣級市。張家港市被環境保護部列為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點后,為建設生態文明的人居環境,優化和提升城市功能,全面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張家港市委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完成了“規劃大綱”。
張家港城市生態“規劃大綱”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張家港城市生態建設成效,針對張家港市工業污染排放、能源和水資源消耗以及產業鏈特點,提出了基于污染減排、節水、節能的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策略,促進張家港市工業生態轉型,最終達到“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的目標。
“規劃大綱”以生態文明的概念和內涵為基礎,以人與自然和諧為指引,規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環境和人居體系;以人與社會和諧為宗旨,構建生態文明指引下的產業文明、消費文明、制度文明和區域統籌體系;以人與人和諧為內涵,構建適度和諧的人口體系、培育平和友善的生態意識文明。通過轉變觀念、革新執政理念、發展生態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生活方式、優化人居環境,推動張家港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規劃大綱”明確了從2009~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啟動、推進和鞏固提高3個階段的創建目標,確立了由生態意識文明、生態行為文明、生態制度文明、生態環境文明和生態人居文明五大系統和33個要素構成的目標評估體系。
張家港城市生態“規劃大綱”還提出了構建以長江水系為核心的環境支撐體系、建設人與自然共生的人居體系、構筑協調可持續的生態產業文明、倡導理性節約的文明生活方式、建立和諧完善的制度文明、構建適度和諧的人口體系、培育平和友善的生態意識文明等幾大建設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快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