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綠維創景度假養老分院院長劉接受了《中國房地產報》采訪,針對創意農業地產的發展困境、盈利模式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雙線分化
目前創意農業地產存在兩種開發模式:以農業種植為主的模式、以地產開發為主的模式。這兩種模式與真正意義上的創意農業都還有很長的距離,目前均沒有形成成熟的農業旅游形態,其發展也逐步呈現分化趨勢,主業低迷,依靠兩頭產品盈利。
劉院長認為,“房地產和農產品銷售是讓產品走出去,而真正創意農業是讓消費者主動走進來完成消費。” 這被看作是創意農業最核心的特征,即項目利潤不依賴于地產項目和農產品銷售,而是旅游度假及經營性物業收入。
業主盈利難,地產上位
對于目前國內創意農業地產的投資回報,劉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創意農業投資回報周期至少在5年以上。“一個創意農業項目,要想做得好,首先是農業不賠錢,通過出讓一部分土地和地產使用權回收建設成本,而后通過農業觀光、旅游度假等項目實現穩定的盈利。”
但實際情況是,多數項目難以完整實現,地產上位現象屢見不鮮。“依照我們的經驗,如果沒有相應的地產支撐,基本只能靠政府補貼維持現狀。” 劉院長如是表示。至于地產比例占多大,劉認為主要看地方政府和開發商之間博弈結果,對于開發商而言,整個項目中,地產所占比例越大,意味著其回報率越高;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有國家政策限制,其希望開發商把更多資金和精力投放在主業上面。
多因素制約,破題艱難
創意農業在國外并不乏成功案例,在法國、德國、荷蘭和日本等國家及中國臺灣地區,創意農業不僅帶來了穩定的收益,也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名片。但劉院長表示,“國內基本沒有成功案例,主要原因是盈利模式和資本滾動回收問題。” 由于受到政策、市場等大環境的影響,國外成熟的商業模式在國內幾乎不具有可行性,這一行業要想發展好,還要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來,這需要政府、開發商和社會大眾的共同努力。
推薦閱讀:
歡迎關注“綠維創景”官方微信(微信賬號:lwcj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