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它是一種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境界和社會形態。生態文明是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人、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梢詺w納為“四個和諧”:
1、人與自然和諧:人與自然和諧是生態文明的核心。生態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此基礎上利用自然規律造福人類,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2、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生態文明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的發展是自然生產與社會生產的相互作用、人與自然共同進化的結果,在生產方式上不再是以傳統GDP為核心的單純的經濟增長,而是要建立一種全新的生態化生產方式,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它倡導的是經濟與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和諧文明,不是物質財富增加而自然受到傷害的文明。它的提出和實施,是對傳統生產觀的重大革命,是人類文明理念的一次創新,是經濟文明的一種新境界。
3、人與社會的和諧: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生態理念和意識滲入到社會組織和社會結構的各個方面,不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問題,而是要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并形成相應的產業形態、組織形態乃至社會形態。
4、價值觀與自然規律的和諧: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樹立符合自然規律的價值需求、規范和目標,生態文明的人生態度和生態自覺,使生態意識、生態道德、生態文化成為具有廣泛基礎的文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