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規劃管理的基本內容是依據城市規劃確定的不同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質和總體布局,決定建設工程可以使用哪些土地,不可以使用哪些土地,以及在滿足建設項目功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如何經濟、合理地使用土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城市用地進行統一的規劃管理,實行嚴格的規劃控制是實施城市規劃的基本保證。
城市用地規劃布局主要從以下三部分來分析:
1、城市用地空間布局的基本原則
立足全局的綜合性原則
立足區域的地方性原則——城市發展的內、外部條件
抓住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主要矛盾
近遠結合,力求科學合理
集中緊湊,節約用地
規劃結構清晰,內外交通便捷
兼顧舊區與新區的發展需要
保護環境,美化城市
2、城市用地功能組織
城市總體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組織,它是研究城市各項主要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
(1)集中的城市用地布局形態
城市各項用地集中連片。這種模式的優點主要是便于集中設置較為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城市用地各項都很緊湊,有利于社會經濟活動聯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較適合中小城市,但應注意近期和遠期的關系,避免城市用地發展的混雜和干擾的現象。
這種類型的城市形態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網格狀、環形放射狀、星狀、帶狀和環狀等。網格狀的城市形態較為完整,易于各類建筑的布置,但容易導致單調;環形放射狀城市由環形和放射形道路組成,城市交通的通達性好,有很強的向心緊湊發展趨勢,但易造成城市中心的過度集聚和擁擠;星狀城市往往是環形放射道路沿主要交通走廊發展的結果;帶形城市大多受地形限制,沿主要交通軸向兩側發展,城市組織有一定優勢,但過長會導致交通物耗過大;環形城市則是帶形城市在特定情況下的發展,除非有特定的地理環境,否則城市用地向環形中心擴展的壓力很大。
(2)分散的城市布局形態
最主要的是組團狀城市,即一個城市分為若干塊不連續的用地,每一塊城市用地之間被農田、山地、較寬的河流或鐵路站場、森林所分隔。這種發展形態根據城市用地條件靈活布置,容易接近自然,比較好地處理城市近期和遠期的關系,并能使各項城市用地布局各得其所。不足之處在于城市道路和各類工程管線的投資和經營管理費用較大。此類城市布局的重點在于處理好集中與分散的度,既要分工合理,又要在各個組團形成一定的規模,創造一定的就地生產生活條件,減少不必要的交通壓力。
星座式是分散式城市形態中典型的一種類型,主要大城市及其周圍衛星城鎮組成的布局形式。外圍小城鎮雖具有相對獨立性,但與中心城市有密切的關系。實踐證明,為控制大城市的規模、疏散中心城市的部分人口和產業,培育遠郊區的衛星城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仍要處理好發展規模、配套設施及現有基礎等問題。
3、城市總體布局的綜合比較
城市總體布局的方案比較通常包括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質等條件、占地動遷情況、城市總體布局情況、城市中心的選擇、城市生產的協作、交通運輸條件、環境保護、居住城市用地組織、城市防洪、防震、人防等工程設施、市政工程及公用設施以及城市造價等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