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畝濕地重塑“地球之腎” 多樣化文化形態打造特色旅游
這里有河海交匯的壯闊,有百鳥翔集的神奇,有蘆花飛雪的秀美……大自然的杰作,原生態的奇觀,曾令無數游人魂牽夢縈,心曠神怡。
新生地,生機正勃發。如今,伴隨著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實施,這片長久以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土地,正慢慢褪去神秘的面紗,吸引著世人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
補水100萬畝 重塑“地球之腎”
五月的黃河口,野生柳林郁郁蔥蔥,綠油油的蘆葦成片成叢,遼闊的水面一望無際,各類水鳥成群結隊,自由翱翔。在這里,游人可以泛舟葦蕩,暢游濕地,充分領略生態旅游的風情。
濕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素有“地球之腎”的稱謂,足見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
為恢復和擴大濕地資源,提高濕地質量,保護生物多樣性,2002年至2006年,東營市投資2500萬元先后實施了兩期濕地恢復工程,恢復濕地20萬畝。自2003年又啟動實施了濕地補水工程,年補水面積8萬畝,至2007年補水面積達到20萬畝,年補水2000萬方。在科學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東營市編制了《自然保護區100萬畝濕地生態補水規劃(2010―2015)》,計劃實施100萬畝濕地生態補水工程。本著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的原則,近兩年先期實施50萬畝工程,即現行黃河南20萬畝濕地恢復提升工程、黃河北20萬畝退化濕地恢復工程和刁口河河口10萬畝退化濕地補水工程。
濕地恢復和補水工程實施以來,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功能得到較好恢復,區內鳥類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
在實施黃藍國家戰略、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新征程上,黃河口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之上。
建自然保護區 構筑“鳥類天堂”
行走在黃河口,不時有一只只、一群群水鳥從眼前掠過,舞姿蹁躚,形態優美,在引起人們片片驚呼聲的同時,也令人們陷入無限的遐思。
可別小看了這些水鳥,說不定哪一只就是珍稀瀕危鳥類。據統計,黃河口景區現有野生動物1555種,其中鳥類296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頭鶴、白鶴、大鴇、東方白鸛、黑鸛、金雕、白尾海雕、中華秋沙鴨、遺鷗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灰鶴、大天鵝、鴛鴦等49種。作為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重要的“中轉站”和越冬、棲息、繁殖地,黃河口正成為“珍禽的樂園”、“鳥類的國際機場”。
向來對環境要求苛刻的珍禽鳥類,為什么選擇這里作為自己理想的家園?
因為這里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
1992年成立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黃河入海口處,北臨渤海,東靠萊州灣,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是以保護黃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體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建區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東營市從保護黃河口新生濕地生態系統、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出發,不斷創新管護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加強設施建設,強化巡護監測,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先后規劃實施了自然保護區一期及其續建工程、二期工程、濕地監測工程、鳥類棲息地保護、自然保護區圍欄、鳥類救護中心配套、重點物種與重要生態區域保護、黃河河岸防護等生態建設工程項目,建設完善了檢查站點、国产欧美综合视频二区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_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_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